关于无名的一些个人观影体验

原本我一般不碰流量明星的电影,但是,朋友是王一博的粉丝,买了票拉我一起去看的。之前有刷到一些看过的朋友的评价,以及听说,部分观众朋友对程耳导演的一些作品剪辑特色有一些不适应,所以我其实已经有了“陪小姐读书”的心理准备。 不过,看完以后,我个人觉得,电影还是挺有质感的,虽然时间线并不连贯,但是有时候更符合我们的回忆思考习惯,有一种看书的时候,旁边有个编号,然后这一页下方就能看到备注的感觉。 梁朝伟和周迅,真是太有魅力了,一举一动都合适到真实,除了动作神态语言,甚至是肌肉的那种下意识反应出来的状态也如实的呈现在了大屏幕上,自然流畅,也不显得用力过猛,功力不同凡响。 王一博的话,演技还是有些青涩的,更灵动些,更细节一些就更好了。相信和前辈们一起,一定学到了不少。 话说,大鹏刚开始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我愣是没看出来……可能他喜剧演太多,演了正剧以后,我的雷达检验不出来了吧。 除此以外,我觉得那个日本人也演的特别棒,名字叫什么我忘记了~但是,他在每一次吃日料的自如松弛的感觉,那种自以为大局在握的神态,以及到最后理想崩塌万念俱灰的死亡前的神情,整个人不是那种被钉死在框架中人设中的感觉,角色的状态随着剧情,是流动的,自然而然的,非常喜欢那种感觉。 哦对了,这部电影画面所描绘的人物、要表达的隐喻,包括对于画面构图的处理也是费了些心思的。百姓被水泥浇筑淹没那个画面,有雕塑的那种粗粝感,我不知道为啥,总是想起《椒麻堂会》的一些剧照。影片里还有拖车上拖着两具尸体的俯视拍摄画面,也让我联想到《波斯语课》中的场景:雪山之间,马儿拖着板车,将赤身裸体的姑娘们的尸体拖走,冷色调的画面,如同油画般的质感,冰冷而美丽。而这部影片,因为我们当时大环境的贫瘠,看起来破落的背景,显得整个画面更加让人心酸。 最后,我觉得这部影片的配乐,似乎提高的空间要比这部影片更多一些,很多地方,都让人有些不适。电影里矛盾的冲突程度没到那么多,可音乐里到了,就有一点尴尬。音乐还总是提前渲染氛围,多次渲染超量的情绪,很容易让观影体验到心理上的疲惫。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