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球2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好看,场景特效很震撼,世界级的特效制作,视听盛宴,看的很爽很舒服,剧情紧凑不拖沓,三线交织,叙事清晰,同时又极具史诗的恢弘感,以宇观的角度聚焦人类的存亡。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兼具———图恒宇跨越“数字生命”的禁区“复活”图丫丫,这是个人主义的私心,但他却能在最后关头不顾己身地恢复根服务器的运转,并且这种成功不能不说很大程度上是托了作为“数字生命”而存在的“图丫丫”的福。你能说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有一定的对错之分吗?不能的,我相信没有人能。我们只能说,“灾难面前,唯有责任”,公平吗?不公平,但它合理。
对于虚实的讨论十分深刻———危机面前,应该选择“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的实,还是应该选择“数字生命”之“永生”的虚?影片中显然选择了前者,因为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我们选择相信,我们选择希望。然而,后者就该被完全否定吗?我不认为,因为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苇草,思想是智慧生命的灵魂,也是人类文明的种子,那么,谁又能说数字生命的自主意识不是一种思想呢?至少…我不能。
唯一遗憾的可能就是叙事风格太偏向于记录片了吧(虽然大刘也说过真正好的科幻片看起来应该像记录片,郭帆导演尊重了他的意见吧),倒计时式的时间节点让整部影片看起来像一部人类史诗,降低了观众的沉浸感(这可能也是有些观众觉得又臭又长、缺少笑点和泪点的原因吧),不是代入,而是告知,更多地是引导观众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去思考已然发生的两次危机,颇具深意。这史诗般的、纪录片式的,是缺点吗?不能是,只能说是遗憾——作为商业片的遗憾,受众的减少意味着票房的流失。应该说,在影片质量上,球2全方位超越球1;在商业价值上,却可能稍有欠缺。我始终认为,商业价值不应该成为好影片的评判标准之一,但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商业价值对票房的影响举足轻重。所以呢,无解。所以呢,无力。但是呢但是,然而呢然而,出于对球3的极度期待,真的真的无比希望票房大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