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设定的一点疑问

且先不说全片充斥的让人出戏的bug和巨尬巨无聊的超多煽情情节,我就问一个最基本的设定问题:为什么人类会选择流浪地球计划而不是数字生命计划。
电影当中两个应对太阳危机的计划,一开始的“移山计划“和数字生命计划。电影确实通过两个实验证明了流浪地球计划的可行性,但电影的从头至尾也没有证明数字生命的不可行性啊。甚至涂丫丫和涂恒宇在数字世界的重生还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数字生命计划的可行性。全人类仅仅就因为两个实验的成功,态度一转,全力支持流浪地球计划,甚至不惜牺牲当下的生活条件和一般人的生命。
相比于原著中“地球派”和“飞船派”的争论以不可能在飞船这个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可以长期正常运行的生态系统而告终,电影中人类的抉择显得莫名其妙且不现实。当计算机技术真的发展到电影中的程度,很难想象人类还会选择以如此大的牺牲而将自己和子孙送入两千五百年无边寒冷的地狱之中。难道你就通过“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这种极端傲慢,狂妄自大的话来说服自己吗?
本来我对涂恒宇这一条线的发展还抱有期待,但最后本片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输了个密码?(包括涂恒宇肉体死亡,在数字世界重生与女儿团聚之后还要帮助人类也与他之前的人设毫不相符)
550系列的种种行为也让我感觉莫名其妙,人工智障的感觉。关于支持数字生命的恐怖袭击一帮人的前因后果也没有说清楚,就以一句逮捕了全球一千多人草草带过。
前作至少围绕着刘启一行人来到地面探险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部电影叙事之混乱,分裂,让人不知所云。然后导演还要在本就不吸引人的情节的基础上,主动剧透,标上离xx还有多少多少时间。整部电影就是在等待最后地球启程,毫无期待感。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