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刀尖上的无名者们

睡不着,来写影评了。 实话讲,在看电影之前,我一直都很关注票房,但现在我觉得这些都已经无所谓了。在艺术审美上,《无名》这部电影必然会走得无比长远,其质量绝不是这短短几个月的票房排名可以衡量的。 电影非常具有程耳的个人特色,能感受到程耳作为导演可怕的“控制力”。不止是调教演员,你会觉得每一个光影分割的角度、每一次风吹草地的速度、甚至每一条狗的神态举止,都是设计过的。 看过之后,我的心情其实是很沉重的。回想起来才知道为什么电影要叫《无名》。“无名”,无论是主要角色还是平民,所有人都没有名字。必要的地方也仅仅以姓氏带过,甚至电影结束后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角色,只能尴尬地用演员的名字代替(比如我)(但我朋友把每个人的姓都记住了,我很佩服💧)。这样的设计一下子就将电影的视野打开了,没有名字,于是每一个角色都不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无数张相似但模糊的面孔。这些个体在历史岁月中几乎没能留下痕迹,无论最终是生是死都鲜有人记得,但他们又的的确确是存在过的。电影在讲,我无法叫出你们的名字,但所有的“他”和“她“,我愿意将你们都看作鲜活的个体,愿意记住你们每一次的聚散分离、痛苦挣扎与奉献牺牲。 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电影除了表达“真实”,让人直面残忍之外,更值得回味的,我觉得是每一个人心中的苦楚——无论是流亡的平民还是在纸醉金迷中生活着的人,在那样混乱的年代里,每一个人,哪怕是立场不同的人,都是充满创伤的。有人可以在挣扎中坚定,但在精神高度紧张中麻木到迷失的人,却也会念着父亲留下来的一块地,幻想那些几乎触摸不到的平静的生活。 具体的情节就不讲了,不剧透,留点悬念。 《无名》是一部需要全程集中精力且耐心地看完的电影,其叙述手法绝对会大大超乎好奇者的一切猜想。这部电影有个性到甚至让我觉得无论是打一星还是打五星都合理,因为喜欢的人愿意看五遍十遍,不懂的人也是真的不懂。开句玩笑话讲,我甚至很好奇,如果实在没有耐心看完两个小时,那这么高密度的信息量,“五分钟带你看完无名”的短视频该怎么剪才能让人理解故事,多少有点考验技术了。 总的来讲,如果想看轻松热闹喜庆的电影,或者想要单一类型的爽片,那《无名》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了。但如果做好了准备,有兴趣了解这部电影,个人觉得还是走进电影院吧。许多画面高级到能直接截下来裱在墙上,电影院的视听效果一定会将震撼感加倍,只是在手机上看的话,那还是有些遗憾的。如果真的认真看了,哪怕看不懂,也很难评价说这是一部不好的电影。不要让良币退出市场!七年后才有一部电影,程耳真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