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三角》观后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部有趣的电影,但上流人士可能不这么认为,因为该片的有趣来自于对他们的嘲讽,且贯穿故事始终。 贵妇面带微笑说着人人生而平等,却在游轮女服务员拒绝在工作时间陪她下水玩乐时悍然暴露命令的嘴脸;船长和大腹便便的俄罗斯守财奴关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最后船长气不过,借广播细数资本家的罪名;然后,突发船难,一群体面的富豪被下水道喷出的粪水吞噬,流落无人荒岛。钞票在荒岛一文不值,赤裸裸的生存问题横在眼前,一切文明社会的规则——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丧失了作用,人们的角色开始被重新定义。四体不勤的有钱人变成了摇尾乞食的狗,而默默无闻的游轮保洁员阿比盖尔因为会徒手捕鱼成了他们的女王。一群体面人低下高贵的头颅,要尊阿比盖尔为老大才能得到一点食物,他们一脸呆萌,活像一群等待主人投喂的宠物海豹。俄罗斯守财奴的情妇死了,他悲痛地亲吻她,然后含泪摘下她的珠宝首饰。没办法,守护财富是资本家融入骨血的本能,哪怕他正沉浸在失去爱人的悲伤中。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视财如命的人,也学会识相地为前游轮保洁员·现荒岛求生女王·阿比盖尔掌灯照路。所有人都毫无悬念地成为了阿比盖尔女皇陛下的舔狗,晚餐时独占篝火C位彰显了她超凡脱俗的地位,她的表情也不自觉得染上神圣不容侵犯的威严,仿佛她不是保洁员,两天前还趴在地板上擦客人的呕吐物,而是世袭数代的古老贵族,正在接受子民虔诚的跪拜。话说女王怎么能没有男宠呢?一小碗食物,就让软弱的男模卡尔哈巴狗一样跑去她的寝殿——救生艇里陪她睡觉。 对人性虚伪和狡猾天性的刻画亦是本片的一大亮点。经济窘迫的卡尔分明就是为钱才和女友娅雅争吵,却非要用男女平等做男性自尊的遮羞布;阿比盖尔为了方便她在岛上作威作福,私自拦截了一部分食物;几人偷吃了阿比盖尔的饼干却咬死不承认;娅雅痛恨卡尔为嗟来之食出卖肉体却不愿放弃男友送来的饼干,分明厌恶着阿比盖尔却在与之独处时舌灿莲花地拍着女王的马屁…… 影片的高潮是娅雅意外找到了一处度假村的入口,然而不愿重回文明社会最底层的阿比盖尔却向单纯轻信的女孩高高举起手中的石头,瞄准了她美丽的后脑勺。本就貌不惊人的保洁女工蓬头垢面,表情狰狞,眼神流泻出狠毒的光芒,让屏幕前的观众不禁毛骨悚然。 然而这毕竟只是影视作品中的视觉化呈现,真实世界中不为人知的阴暗处,无数上流权贵为了留住和壮大权势财富,又会做出多少比阿比盖尔残忍可怕的事呢? 电影借得意洋洋的守财奴之口,向人们传达了一个消极的观点——共产主义是个骗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永远伴随着压迫与被压迫,欺骗与被欺骗。其实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罢,它们本质其实是一个东西,那就是斗争胜利者保存战斗果实、维护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而这个工具的操纵者,无论是阿比盖尔,还是现实社会的统治阶层,他们给予无知大众的温情与慷慨,只是为了日后更便捷合理的掠夺。但若有人胆敢动摇他们的根基,哪怕前者代表了多数群体的利益,他们就会撕开伪装,张开狰狞的獠牙。 一个更无力的事实是,戏谑永远只是戏谑,不痛不痒。因此被嘲讽的对象不介意被嘲讽,甚至被嘲讽本身就是他们的逐利手段之一。而看电影的我们,收获了一些欢笑,一些思考,生命也因此丧失了宝贵的几小时,然后再点开银行账户,发现数字并没有因为你的思考与感悟而增加哪怕一分钱。 so,多思者不得house,别怀疑,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特别符合中国国情。哼,这操蛋的世界,操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