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大明王朝几乎在所有的必看电视剧榜单上榜上有名,刚毕业那会儿点开看了,但当时稀里糊涂只看明白了两成,所以看到一半就停了,豆瓣也一直标记是在看状态。现在疫情居家实在是闲来无事,再次点开,大概是因为工作时间长了,对机关里面的弯弯绕绕见得多了,所以自觉能看明白个5成,但光这5成,用好看形容感觉都太苍白无力。里面的权谋之术也是很有意思,所以想根据看的进度,及时总结下,以防忘记。一是用于明势;二是用于辨人。
第一集
开头便是年初的财政会议。只觉得小阁老全程水平最低,上来就直白型的攻击。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超预算75%的支出都能批复,确实反映了严家父子在当时的为所欲为。
第二集
1.最高光的就是吕芳对冯保说的话了:我再教你两句话,你记住。一句是文官门说的,做官要三思。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在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我再教你武官们说的那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
2.关于马宁远。
这个人物很是生动。马宁远是一个对上忠诚、重感情,但是局限性又很强的人。
首先是对上忠诚。马宁远初次出场是带着官兵去踏百姓的苗,逼迫百姓改稻为桑,他说:改稻为桑是一个好的国策,为什么就推行不下去。从地方官视角来看,是在想办法落实上级的要求,动机可以理解,但做法的确很恶劣。
其次是重感情,这是马宁远可贵的地方,也正是局限之一所在。在郑泌昌何茂才劝他去毁堤淹田时,满口部堂长部堂短,对部堂大人忠心耿耿,最后明知干了之后自己也是个死,但还是答应郑泌昌何茂才去毁堤淹田,就是为了不让部堂大人难办,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但此时他已忘记百姓,选择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为官一方,心中首先应当装的是百姓,所以他的死也不冤。局限之二是读书少,不能客观分析形势,区区杭州知府如何能替浙直总督挡住毁堤淹田的雷呢,胡宗宪也有提到他读史书太少,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沦为了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
3.关于严嵩回答周云逸没有后台。
嘉靖在财政会议上针对周云逸被打死,让吕方管管下属,是为了做样子安抚倒严派。因为倒严派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如果此时嘉靖还不表态安抚裕王一拨倒严派,严家和看主人脸色行事的太监们会揪住周云逸背后有人指使这一点大做文章,可能一战把倒严派打残。嘉庆要敲打一派,但也不能打残,得搞平衡。所以,最后嘉靖反复问严嵩“周云逸背后有没有后台?”,严嵩看清了形势,此时不能再穷追猛打,回复说周云逸没有后台。
4.关于严嵩让严世藩带胡宗宪奏疏去裕王府给皇上看。
严嵩希望吕方在合适的时机递给嘉靖,好让嘉靖没心思看奏疏。而这个微妙时机也只有吕方能够把握的住。这样一来既做出了上奏的姿态,又达到了不愿上奏的目的,因为给你你又不看。这招棋走的是比较险,但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敢出险招,是大人物不同于常人之处。
让皇帝当场拍板有两个结果,一是按严党的心意,由内阁处置,他们就有主动权,这就达到了两个目的:当着裕王,皇帝给什么旨意,严党都没有隐患; 裕王如果想让高拱或者张居正掣肘的话,那时不说,之后就不能说了。二是当场有人反驳,皇帝听了反驳的人的话,同意缓办,严嵩也是想赌一下
第5集
关于张居正
严党们想着毁堤淹田,张居正等所谓的清流们想让浙江乱起来,以彻底打掉严党,早已把百姓安危放在身后。幸亏最后有裕王妃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