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主旋律”——和平是属于个人和家庭的和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说说我对前几年的主旋律片的看法。最不喜欢的是通过各种角色的死,渲染战争的残酷性,突出角色牺牲的光荣伟大,因为绝大多数人在战争中的死都不是那么“有意义”。 不是每个人死之前都干掉了一个首领,守住了一个碉堡,炸掉了一架坦克的。大多数人是被“热兵器”下的一突突,就化为一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体。为了所谓的格局打开,让那么多人的一辈子就是向死而生,我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所以作为反战主义者,太喜欢万里归途了,里面每一个角色都很珍惜生命,珍爱生活每一刻的意义。

宗大伟想回家照顾老婆,但是兄弟的遗志又是扎在心底的刺。 成朗觉得自己可以接受一切真相,每个人都有得知真相的权利;可当他真正负责带队的时候,回头看到每个人眼中的殷切期盼,又发现真相是那么难说出口。 白婳章宁夫妻俩,如果不是暴乱,可能就是因为职业性质和大家都认识的普通人,努力工作是想要更好的生活。

撤侨群众每个人也都有鲜活的特征,有爱喝酒的,有看情况不对拉着老婆就跑的,也有即便家乡已被战乱损毁成废墟,也愿意留在那里的外国老人。 可当这群人活生生的出现在你面前,我真的很难说其中的哪一个是应该被牺牲的。而外交官的使命正是如此,“万里归途,我们回家”。 所以,片子的结尾,大家回家后,点个外卖,在家过节吧!祝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拥有幸福的生活!国庆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