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反派戏太多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内含剧透!
我不抗拒主旋律,但我拒绝这种打着“真实事件改编”,最后剧情却悬浮不够真实的电影。
电影打着「真实事件改编」的名号,可当正片看时,很多剧情的逻辑又经不起推敲。
电影的开头拍得挺好的,可章宁的死安排的太刻意了。男主和章宁明明白天才经历过突如其来的大爆炸,街道上的断壁残垣是白天的枪林弹雨导致的,叛军们还冲击过大使馆。在叛军民兵随时可能冒出来,危机潜伏的晚上,男主和章宁为何非得跑到街上闲聊,你以为你们在逛北京胡同呢?这是战乱期!我不是不能接受配角死,但你得安排他死得有弧光,要合理吧!
章宁中枪后,男主(张译)这个角色既没想过捂伤口,或者把他抬进去抢救,又无一丝慌乱,只是镇静无波澜地说了一句“Easy Easy(放松)……”
男主和章宁既是同事,又是相识多年的知己,这感情递进太不合理,至少不应该是这么镇定的。《无间道2》,黄秋生面对胡军这角色死时的情感释放,至少我能感同身受他们是相交多年的老友。
我不是要求主角非得崩溃和号啕大哭,而是主角的情绪表达让我有种错觉,仿佛“死者对他而言只是可有可无的陌生人,所以他才能如此云淡风轻”。
明明配角都中枪去世了,还流了这么多血,观影的我内心却毫无波动,剧情推进和演员的情绪传达都没能打动我。
看央视给这次撤侨制作的纪录片,会发现公民面对战乱时的真实反应。首先是抱团取暖,以大局为重,钱财乃身外之物。然后是尽量息事宁人,避免冲突,直到民兵触及底线,才选择抵死顽抗。
《万里归途》里,大部分人物好像都不怕死一样。在尸横遍野的战乱期,配角不是跟不上掉队的,而是耍性子主动脱离大部队。然后导致男主在寻人过程中遇上大反派,进而推动剧情冲突。
在异国他乡,又是战乱期,主角们老是拿个大喇叭在喊,仿佛从不担心声音传出去引来持枪的叛军,就算是民兵,也可能因为劫财劫色引来杀身之祸啊。可主角们完全不在怕,整部电影只有服化道用心打造的战乱环境,人物并没有身临战乱、随时保持警惕的氛围感,这是我扣星的原因之一。
主角全部手无寸铁,面对手持机关枪的叛军们大呼小叫,好几次都直呼大反派其名,甚至后面还拿着摄影机威胁对方。大哥!这是战乱,跟你讲仁义道德的那还叫反叛军吗?在你们没武器的情况下,叛军会这么好说话?你有摄像机又如何,叛军完全可以杀了你,再把手机、摄像机抢过来。而且叛军真在意国际声讨的话,还会爆发叛乱吗!
最后安排的两场俄罗斯轮盘手枪对决,导演和编剧可能是希望借这段剧情加剧冲突,突显战争的残酷和拔高观众的情绪。
纪录片里,叛军是为了控制军事权,民兵暴徒大多数是趁乱打劫。钱财衣物,甚至是女性,都是他们掠夺的资源。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有目的的,不会做无用功!
第一次轮盘手枪对决,是因为大反派不肯放过有部落仇恨的本国老人,而男主不敢拿枪比试,最后老人为了不拖累众人,举枪自尽。
第二次,眼看男主和侨胞都要出边境了,大反派又来了,把女主殷桃收养的本国女孩揪出来找茬!!于是又发起了第二次轮盘手枪对决,这里还穿插了男主想起国内临产妻子的煽情戏份。然而搞半天,反派手枪里一颗子弹都没!
所以,这反派闲出屁了吗???反派战乱时期不去抢钱财,不去控制军事基地,跑来找小女孩逞凶斗狠?!!!最后无事发生,无人受伤,然后就结局了!
行吧。。。我军从头到尾,没射出一粒子弹!
爆破特效是一流的,演员演技是二流的(因为感情递进不合理),人物的行为逻辑、故事推进是三流的。
要说这个电影烂吗,当然不烂!可让我打四星我又不愿意,真是让人内心拧巴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