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梅斯代尔该给珠儿抚养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 丁梅斯代尔该给珠儿抚养费 没看过原著,就电影而言,男女主的爱情读起让人来荡气回肠,让我沉迷了好几天,男主的帅气深情温柔和勇敢担当也让人心动,特别是那句压低声音带着怜爱的“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让人听着都酥了。但觉得男主精神上做的够但是经济上做得不够,珠儿长到七岁,不知道原著里面男主有没有给过抚养费(好像是没给,因为梗概上说女主一个人在偏远的小屋做针线活为生把女儿养大,男主干嘛去了?光在家自责受精神上的拷问?那也太不负责了)电影里面是没有。
既然男主最后当众宣布也心里一直把自己当成女主的丈夫、珠儿的父亲,就应该做到丈夫和父亲应尽的义务。
敢于说出真相但女主阻拦、为女主和她邻居辩护、狱中每天想探视但未果,这些做得很好也体现了阳刚气,但既然知道女主和女奴两个人带新生儿很辛苦,亲眼看见她上街买生活用品受人谩骂侮辱,为什么不给她些钱,让她改善一下自己和孩子的营养和生活,多雇一个佣人,减轻一下带孩子的负担,让佣人帮忙出门买东西从而避免受敲锣打鼓的侮辱呢?
女主丈夫回来之后两个人依然能通过女奴送信写信,说明两个人可以传递物品,男主该捎上钱的。男主知道女主在监狱和出狱后都在受苦很自责,雨夜弄破手自残,小说里还在胸前烧上了A字,自己受苦惩罚自己,是很有良心,但是这不管用啊,女主知道了只会更加心疼罢了,比如那句“你瘦了”,却不能帮女主和孩子改善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男主要真是穷困潦倒自己都吃不上饭没钱给女主也就算了,问题是他有钱啊。
身为牧师,有稳定的收入,而且不低,社会地位在小镇上也差不多是四把手了,上没有老下没有小,中间没有兄弟姐妹需要抚养接济(不像《苔丝》里面女主有父母和一堆弟弟妹妹要养),饱读诗书精通外语说明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原生家庭就算不是大富大贵至少也是小康,并且他只有一人在美洲,就算有给原生家庭寄钱也不需要寄太多。他有一屋子书,钓鱼,游泳,穿着体面,可见生活宽裕。又没有吃喝嫖赌买名牌的烧钱爱好,为什么不给女主抚养费呢?
影片中他唯一给女主提供的物质支持只有在狱中生完孩子之后让人给她们拿点干净衣服。在监狱给她钱她也花不出去,给她送吃的穿的物资也不能送因为狱卒都看着。但是出狱之后再私下见她时可以给她钱啊,他只说每晚帮我问珠儿。 男人爱在哪里钱就在哪里,电影里美化男主有勇气有担当,美化他们的爱情并且改成了一家三口团聚的好结局,那既然美化男主就美化彻底,只需要加一个男主出狱后给女主抚养费,说“对不起我不能天天陪着珠儿,这些钱给你和珠儿买点好吃的和衣服,也算我对珠儿尽父亲的一点责任。再雇一个佣人,我不想让你太辛苦”就显得很有担当了。
女主应该不会要这个钱,一是她很独立,二是她从头到尾就没缺钱过,受苦只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生育)。
刚来到就财大气粗地去市场上招兵买马,哑巴女奴老板想免费给她,她都让老板开价。买浴盆,这是这里其他女人一般都用不起的,生活水平挺高。但是女主不要归不要,男主作为孩子的父亲应该主动给抚养费才算真正地负责。我们都骂《雷雨》里面周朴园是冷酷无情虚伪的渣男,抛弃梅侍萍母女,但是他得知梅和孩子还活着并且过得窘迫给人打工的时候,主动开出支票,给她当养老钱,弥补自己的罪过,这些年让她受了太多苦。梅没要那是她有志气,但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男人应该主动给。同样是自由恋爱非婚生子被世人不容,女主一个人带孩子受苦,从给钱这一点上看周朴园都比亚瑟做得好。倒是剧中的“坏人”奇灵在看着男主死后,自己自杀前把财产都给珠儿这个非亲生女儿了。 二 奇灵也是悲催 男女主是真爱,但是女主老公也挺无辜的。虽然是欠债被父亲拿来抵债嫁给他,但是奇灵教她读圣经,让她博览群书而不只是干家务,嫁他的时候她还是小姑娘,可以说有种如兄如父的感觉,经济上更没亏待她,她一个人带这么多钱去美洲买房子买佣人。奇灵九死一生差点被印第安人杀了,忍辱负重一年才逃回来,正常人经历这些估计都心理扭曲了,然后发现妻子和别人连孩子都生了,还不告诉他父亲是谁。他能不生气吗。并且女主和男主谈恋爱讨论借阅的书籍,都是她丈夫的书。。如果是她自己买的或者父亲哥哥留给她的书,会让人觉得好受点。拿着丈夫的书和别的男人借阅谈情说爱最后生了孩子。。怪不得古代不希望女人多读书,读书多了就有了思想向往爱情和交流,就容易和别人谈得来然后。。出轨。。奇灵把情敌割头皮虽然手段残忍,但他受的屈辱也让人理解。如果说他有错,那他唯一错在了不该仗着自己有钱就强行娶一个自己爱但是不爱自己的小姑娘,这种年龄和经济不对等又不两情相悦的婚姻一开始就是错的。 三 两个学识渊博的人居然不会避孕 他们的悲剧主要是女主被发现怀孕孕吐开始的。并且女主说了她想谁也不告诉然后一个人拼命干活让孩子流产,说明第一,他们只是相爱想灵肉合一,并没想创造出爱情的结晶,至少现在不想生孩子。第二,女主想私自流产,说明她并没圣母到认为流产是不道德的,孩子既然有了自己受再大罪也应该生下来,也不认为男主有知情权,私自留掉他的骨肉是对不起他,对不起他们的爱情。既然他们都不想要孩子而且她想流产,那么她缺乏的不是思想观念而是生理常识。她一个能把草药书籍背下来的人,难道就不知道正确的流产药物?作为博览群书的医生的妻子,就不知道一点避孕措施?当时没有t,安全期会算吗?牧师也是,读了这么多书,却没有点常识,家庭主妇畜牧手册都熟读了,可见他不只是读圣贤书,也读生产生活实用书籍。结果两个读了如何畜牧养动物的成年人,却没好好了解自己的生理常识。 如果她没有怀孕,他们只是touqing,当时没有监控录像,一般也发现不了,就算发现了也是两个人关监狱,牵扯不到孩子。女主也不用受这么多苦。等女主老公回来了,想办法离婚,实在离不了就等他老公去世,反正他年纪也很大了,五六十了吧,又受了印第安人的折磨,活不了十年了。等丈夫去世再和牧师光明正大地结婚生子(女主年轻,也就20吧,结婚早,十几岁就结婚了。再过十年三十多岁也能生育),就没有这么多折磨了。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爱情才是真爱,如果撑不了几年他们就不爱了,那也没必要在一起。 孩子是无辜的,监狱出生,从小被指指点点,随时可能被杀,给她造成多大的童年阴影。爱情是两个人的事,那就不要伤害第三个人,包括原配和他们没名分的私生子。出生无法选中,让孩子在一个正常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出生,才是真的爱孩子。 四 英国验亲技术真是比中国落后 1666年,是中国的清朝。清宫剧里面几乎都有滴血验亲的情节,虽然不科学,但是只少也说明中国人当时对此有所建树。而影片中一个镇上的人都找不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包括“学识渊博”的医生奇灵也是,还要旁敲侧击潜伏在男主身边好几年,慢慢套路。直接滴血验亲不就完事了。还是中国科技发达。 五 英国文学男子对女子贞洁截然不同的看法 还有为什么同样是英国文学,《苔丝》里面牧师的儿子克莱尔就把女主的贞洁看得这么重,而《红字》里面牧师本人丁梅斯代尔却都不在乎女子贞洁? 丁知道她是有夫之妇还是疯狂爱上了她,虽然没勇气和她公开承担罪行,但是他也没抛弃忘记她,最后饱受精神折磨英年早逝,可以说他虽然没完全负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是也爱惨了女主,为女主献出了生命。 而克莱尔本来很爱苔丝把她追到手结婚了,她也爱他,并且他自己也和别的女人鬼混过几天,也不是处,就因为知道了女主被q然后生子儿子死了的过往,不能接受,虽然没离婚但是分居几年,女主的第二场悲剧就是这么造成的。如果克莱尔没离开,他们过得虽然没有亚力克家里豪华,但是吃穿不愁,女主也不用因为家庭贫穷被迫再去给亚力克当情人。等他原谅女主准备好好过日子的时候,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