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自我感动的东亚式伪和解啊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短评不小心写长了……
有宝岛特色,有一些很真诚的呈现与表达,但总体上我不喜欢,没有被打动。
我觉得是剧本的锅。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失败的,最大的失败在于方向错、重点错。小阮导演把自己这段由美返台的亲身经历的冲突核心指向“母女关系”,这个认识肤浅了、狭隘了……我不禁大摇其头。
事实上,这里根本是整个华人/东亚家庭观的问题。
◆
首先,只有华人/东亚人能把夫妻长期分居视作家庭常态、甚至甘之如饴。为了什么?——“为了孩子!”准确地说,为了孩子能在美国更便利地当资优生、更容易地上好大学。
那么夫妻关系怎么办呢?从家庭事务到思想交流、到情感沟通、到生理需求,统统不值一提,统统忽略为零。
那么另一半的亲子关系怎么办呢?也不重要,上大学比较重要。
这种以生存繁衍为唯一目标的前现代家庭观堪称可悲,这种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石上的跨洋分工合作的家庭模式可谓病态,但小阮导演对此毫无反思、毫无批评。
◆
由此延伸到第二点,健康的夫妻关系是健康的母女(亲子)关系的重要前提。一对不安心不快乐的父母很难养育出安心快乐的子女。伪单亲家庭比单亲家庭恐怕是更容易滋生情绪障碍、更容易激发心理问题的。
小阮导演对此仍然毫无反思、毫无批评。
◆
第三,片中父亲这个角色温暖得可疑。女儿的愤怒尽数指向母亲,而对她的理解与宽慰又全部来自父亲。这好像确是事实,不可否认,但同时让人感到很不公平,很困惑。
小阮导演有在文章中坦言她比较“偏心”爸爸:
但這個偏心來自於,爸爸跟我有距離,所以有審美空間。媽媽太貼近了,沒有審美空間。當彼此太靠近了,愛恨糾葛就會變得很混濁。
而我认为,上述理由只是部分真相,小阮根本没有看到事情的全部,更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这并不是单纯只是“审美空间”的问题!
——父亲因为缺席、因为不需要承担更多具体育儿事务,所以避开了无数琐碎冲突,少做少错。
——因为人性慕强,孩子对“一家之主”bread earner更容易产生敬畏与赞美。
——父亲因为男性享有更宽广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也更容易在亲子关系上表现出豁达和理性。
——父亲因为疏离造成一定程度的歉疚感,更容易对子女付出柔软时刻(其实机会很少,但子女偏就总会铭记于心)。
所以你看,小阮导演对父亲的“传统性”的缺席不但没有批评,还多加美化和宽容,她说:
爸爸在我們的文化裡,總是做得很多、但說得太少。
◆
我想说,其实小阮导演在美国不过生长了短短5年(从7岁到12岁,她大学毕业后赴美读电影学院就不算了),实在也称不上什么“美国女孩”——她并没有真正受到西方现代价值观的洗礼。
相反,她自己根本是被华人/东亚家庭观的精髓“你永远不够好”洗脑洗到骨子了。片中这段台词无疑是对《伯德小姐》(Lady Bird)的映射。但她对母亲的责难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领悟后的释怀与和解呢?
我看只不过是一场自我感动罢了。片中母女温情和解,但有篇报道里提到,现实中小阮导演与母亲这么多年来仍然“纠葛如昔”。
其实,更现代的思考难道不该是——为什么要执着于那种亲密无间的大团圆/大联欢式和解呢?母女(亲子)之间,由于天性差异、由于个体差异、由于历史伤痕,也许就是没有必要强行粘合在一起,也没有必要强行“成为朋友”。为什么不彼此退后一步,承认差异,拉远距离,保持边界,更从容、更舒适地相处呢?
◆
最后一点延伸思考可能有点跑远了,但我还想指出,台大毕业的小阮导演及其她台大毕业的父母(从片中父亲的台词“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推测)始终散发出我们这岸同样熟悉的功利主义“精致”气息。在抒发个体的层面上,不乏真诚,不乏动人,但这种表达很难向外辐射深远,我感受不到太多的更普世的“关怀”。
基本上,我不看好小阮导演这样的创作者,他们过于依赖自身个体经验,过于局限于自我表达,又缺乏坚实的现代价值观基础,缺乏深度思考,缺乏宽广视野,因而注定缺乏超越个体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