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无限流不只为跳出循环

2022年新年伊始,一部《开端》闯入我们的视线。这部剧由正午阳光出品,编剧有作者操持,演员也有很多正午老熟人,演技有保障。这部剧很短,只有15集,也有没有什么大场景大制作,播的时候我也就是冲着“正午又上了个新剧我去围观一下”的心态来的。这部剧刚播出就收获一片好评,铺天盖地的安利让人分辨不出究竟是自来水还是营销费到位。所以我在这部剧的热度退却以后,才选择看完整部剧,减少外在风评对我个人观感的影响。
无限流:只在国内新颖的题材
《开端》的关键词,悬疑、无限流,这两个词其实是国产剧中的新面孔。虽然说在国外,早已经有《源代码》、《忌日快乐》、《明日边缘》等经典作品,但在国内绝对算是一片未开拓的荒原。
无可否认,剧情的每一次循环时间线都很清晰,剧中的隐喻、埋线,确实在国产剧中堪称优秀。所以我自己是打了五星的,带着我对国产剧的希望和鼓励打的五星。
但也不得不承认,《开端》的热播无疑是占了这个题材在国内市场还很新鲜的便宜。毕竟同一件事“第一个做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越到后面越要实现突破却也越难发挥。如果与前面已有的很多同类作品相比,从整体质量而言,《开端》的制作质量其实没有那么好,这也呈现在豆瓣评分上——大家经常说豆瓣口味小众经常与国内观众脱节,但在这件事上,很多国内观众之前甚少接触到该题材作品所以给出的评价可能偏高,豆瓣的7.8分评价反而更能体现这部剧放在更大环境中的水平。
未能圆满的逻辑线和疑似烂尾
《开端》作为一部悬疑无限流作品,就必须经得起逻辑层面的考验。能不能把逻辑理清楚,能不能把前面挖的坑填上,都是很考验编剧水平的点。剧本是一剧之本,这部剧的优势在于,小说原作者有参与到剧本的改编工作,亲妈保底至少不会崩。确实,这部剧前面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前八集,一次一次的循环,各种各样的尝试,将可能性逐一排除,层层递进的压迫感能够真切地传递给观众。尤其是第八集开头,鲜红的循环符号,对应着这一集见血的剧情,可以说是把跳出循环的紧迫以及主角的绝望迷茫都渲染得十分到位。
但这部剧的高潮似乎就在第八集达到了,后面继续在循环中寻找真相都没有那么精彩了,一方面是循环的次数太多了,观众已经逐渐出现疲惫,另一方面是剧情质量开始滑坡。
首先就是结局交代不清,简称挖坑不填。比如说,男主经历多次循环,身体开始出现异样,该设定用于体现跳出循环的紧迫性是没问题的,但本剧以女主视角开篇,女主为什么没事?这个设定是如何选定对象的?甚至进一步可以思考,能进入循环的对象是如何选定的,经常坐这趟公交车的善良女主我能够理解,那男主呢?而且这个健康受损的设定到后面仿佛丢了一样,没头没尾的,男主就和没事人一样了。还有他的工作,游戏的血腥暴力问题最后不处理一下吗?
而主线剧情的坑填得有些随意。整部剧15集,到了14集突然空降辅导员,突然就恢复了原来的论坛帖子,突然就找到了知情的舍友,直接问到了当时的真相甚至还有照片证据的存档。悬疑推理最怕就是这种空降线索,前面毫无铺垫,与其他线索毫无关联,感觉我前面十多集都白看了,逻辑也不用盘了——空降就已经够没有逻辑的了。还有前面每次循环中,警察都会对主角二人产生怀疑并进行询问,而最后一次他们行动时掌握的信息更多,按理说嫌疑相比前面只增不减,却好像是赶着结局一样,随便问两句走个流程就完事了。所以说前面打五星的观众连夜改分实在再正常不过,前面把期望值拉得太高,最后却只是轻轻落地,与心理预期差距太大了。
第二个问题是后面一些剧情比较刻意,或者说是剧本痕迹偏重,多少有点不切实际。这里必须提到的是,现代剧比古装剧难爆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距离感。古装剧可以悬浮可以架空,因为它本来就很有距离感,但现代剧不行,场景服化都太容易让人代入现实生活。
比如说这部剧为了追求大团圆结局,安排了所有的人物矛盾都得到和解。在我看来,有些人的结局就是强行按头的和解。比如说卢笛这边,他和父母的矛盾可不只是简单的哮喘病和养猫冲突,而是更深层次的沟通问题。父母突然同意他养无毛猫从何而来?为何仅仅因为劫后余生吗?还有犯了事和家里断了关系的老父亲,结局里儿子突然也和他和解了?他们可都没有经历过循环,都不知道那么多事情,却好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实现了和解。这个和不和解的问题在最近的《警察荣誉》里面呈现的效果更为真实,主角给的建议是考虑清楚然后情节留白了,而不是编剧按头一个没来由的和解然后大团圆。
又有,女主在最后一次循环里,按行动计划,上了桥之后快点说真相其实就可以了,她偏不,一定要拖到最后时刻,万幸是卡上点了没把车炸了。这个情节就单纯是为了拖时间渲染紧张氛围,却把女主人设做差了。还有这生硬的卡点巧合,按前面的时间流逝速度,这早该炸了,能磨磨唧唧这么久还不炸,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剧本安排的,其实这反而造成了不好的观感,而且落入俗套。
优秀的人物刻画
相比起硬核逻辑和无限流设定,个人对于本剧评价最高的点反而是对人物的刻画。女主在一次一次的循环中不断尝试拯救全车人,首先是描绘出了女大学生正义善良的底色,对比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的男主,则会有更多的犹豫,男女主的形象已经基本立起来了。第八集男主为保护女主夺刀反杀凶手时,周围群众的冷漠呆滞让他们心灰意冷,思考这车里的人值不值得救。在人物的塑造上,男女主是立体的,不是单纯的圣母心爆发,也会对“自己保命”还是“救全车人”摇摆不定。“善良不是廉价的美德,需要和能力相匹配。”男主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在之后,男女主的人性光辉,更体现在面对无限循环的勇气。女主害怕了,犹豫,但是依然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想象力有限,如果能救下这车人,就是我能想到最出格最放飞自我的事情。”然后男主也坚定了决心,继续陪她一起完成拯救全车人的计划。虽千万人吾往矣。
同时,这里也开始展现公交车上众生相。袋子里全是药的阿姨会找药救人,直播一哥热心拉架,西瓜大叔犯过事但本性不坏,拉杆箱大叔会给女主递卫生巾,二次元少年也有一腔热血江湖义气……但他们也都是普通人,他们没有开上帝视角,遇到又爆炸又杀人这种大事也真的会不知所措。各个配角的人设是立体的,没有单纯的恶,但有的是人性的弱点。还有张警官,前面的问询能看出他的专业素养和沉着稳重,而到后面女主问他如果恶作剧报警,你们出警吗,他坚定地回答会,整个人物的形象都升华了。他们不是其他流于俗套的影视剧中的工具人,只是为了推进剧情而没来由的出现和消失,他们好像都是我们身边能够见到的真实的人物。能够把普通的小人物形象塑造好,并不比英雄豪杰容易,在这方面,从编剧到演员,正午都做得很不错了。
关于感情线
最后谈谈男女主的感情戏问题。可能很多观众是被流水线甜宠剧的工业糖精反胃了,所以很多观众怀念起了含蓄美,或者是很多悬疑推理的受众对感情戏一点兴趣也没有。在《开端》中,男女主确实不走偶像剧的路数,但是也因为同在困境中互相扶持而渐生情愫。而且原著就是晋江言情文,也不能逼着作者砸自己饭碗,所以完完全全不谈恋爱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这部剧的感情线不突兀,男女主都是很明显的吊桥效应,同生共死十几次,产生感情很合理。而且感情线的推进也比较平缓,在循环中一次一次地加深了对彼此的信任,成为彼此的支撑和依靠,对比起那些俗套的车祸跳崖合约恋爱清新自然得多。我能够理解部分人对悬疑剧的心理预期并不在于感情戏好不好看,但也未尝不可将这部分当作一些点缀,而且篇幅也不多,没有必要说为了这部分而做出猛烈抨击的。
这部剧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最终我们也看到这部剧的口碑和热度双丰收了,狠狠打脸了同平台同期播出的隔壁S+古偶《镜双城》,也狠狠打脸了《风起陇西》那套“山猪吃不来细糠”的说辞:谁说悬疑剧不能又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