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只是相互依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对爱的需要有这样一段描述:
对爱的需要,是建立在分离的体验、以及由此衍产生的通过融合以克服分离焦虑的需要这种基础上的。
麦和娟之间的关系、爱情,本质上称之为消费主义环境下两个孤独的陌生人之间的依偎或许更合适一些。

偶尔邂逅的陌生人竟然好似是世界上镜子中反射出的另一个自己一般,找到“灵魂伴侣”这种错觉的欣喜与快乐是如此地浪漫,以至于这样的爱情常常被看作是真正的伟大的爱情。
但是,恰恰是这种所谓的强烈性和深度性却表现了那些恋爱者的饥渴和孤独。


个人认为:麦和娟之间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
麦偏外向,如果用流行的MBTI来分析的话或许与我一样是ENTJ般的人格,喜欢出风头、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也可以为了自己的追求和目标舍弃许多不必要的东西。


至于娟,偏内向、独立、不太乐于倍受关注,更注重自身内心的感受,或许是INFJ、ISFJ?

两人的结合,本质上只是受趋于孤独衍生出的各种需求所传导的。这一点从前后对比就可以看出: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突然打破了把他们分开的那堵墙,合为一体了,这种合为一体的时刻乃是人生中最令人激动、最令人兴奋的体验之一。
这对于那些一直处于封闭、孤立,没有爱之状态中的人来说,尤其是妙不可言。
这种突如其来的亲近的奇迹如果又是与性的吸引和结合相联系或是由它所引起的话,就更加容易发生。
然而就其本质而言,这类爱是好景不长的。
两个人之间愈是熟悉,他们之间的亲密愈是失去其神秘性,直至他们的对立、失望和彼此厌倦终于厄杀了残存在心中的那一点最初的兴奋。
然而他们开始并不知道这一切。
他们并不懂得,所产生的那种强烈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弧独程度。

感谢这部电影,
让我看到了过去了那个错把喜欢当作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