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味与现实矛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讲述的一位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的亚裔小女孩林美琳在母亲面前是一个“乖宝宝”,但随着成长却向往着更自由热闹的生活。而且美美继承了家族遗传的“一激动就容易变成红熊猫”的能力。“青春、成长”的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而这个影片的特别的之处便是主角是亚裔,里面大量运用了中国元素。影片中美美家作为观光景点的祠堂,还有让人影响深刻的“新怡”神,这个神仙的服装真的很具有年代感。当然还特别注意到美美家电视上放着TVB的《金枝玉叶》。当然讲到这种中国元素,影响深刻的还有为美美封印小熊猫的场景。不管是地上点满红蜡烛,还是姨妈们手里拿的铜钹、木鱼、鼓等仪式所用乐器也皆是中国民间仪式中常用的法器。以及姨妈们用方言所唱的仪式咒语也充满了熟悉感,你会觉得在中国电视中也见过。
这些中国风元素的出现得益于其导演石之予,影片中很多情节也是导演自身的体现。导演石之予1989年出生于重庆,两岁时随家人移民到加拿大。所以影片中很多中国风的元素都非常还原,其根源来自其是亚裔。另外,由于亚裔国家的父母多数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所以多于子女的培养都非常严格。而当去到一个相对更加开放自由的国家,中西文化的差异就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影片许多画面是中国元素,除此之外还反映了一些传统礼仪。例如影片一开始一张图片便是美美给父母敬茶,写着“我家的首要规矩?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另外,主要反映了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紧张的。影片中美美的妈妈一样,希望美美成绩优异,特别关心美美,这种关心导致美美妈妈曾到学校去关注她。但美美却希望能去追星,而妈妈却觉得那些像混混一样的人有什么值得去关注,从而极力反对。美美却变成棕红色小熊猫去获得同学的喜欢并筹钱去演唱会。这一切在母亲以及外婆严厉都是不好的行为,不被允许存在的。有一幕令人影响深刻又能感同身受,就是美美对便利店男孩戴文有爱慕之情,并无意识中画下画像但却没妈妈发现,并带到那个店员男孩面前去讨伐别人,这真的是“社死”现场。果不其然,回到学习便会被人当做笑资去嘲笑。这就是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中的矛盾之处,反映了不同家庭教育之下的差异。在影片中美美选择不去封印小熊猫,表达的也是自身与传统教育的和解,父母最后也选择相信自己的选择,彼此谅解。
另外,影片另一大亮点便是其配乐,中国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的结合,在浓厚的中国风味同上又很有现代感。例如影片开头出现的古筝音色,以及美美在画戴文画像时拨弦的声音,非常特别,就像拨在心弦的声音,代表少女的美好幻想。《青春变形记》的主题曲You Know What’s Up是由格莱美天才兄妹碧梨(Billie Eilish)与菲尼亚斯·奥康奈尔(Finneas O'Connell)共同创作。另外菲尼亚斯·奥康奈尔还为影片中的偶像男团“4 town”配音。在演唱会中美美最后仪式是男团“4 town”唱的Nobody Like U与姨妈们吟诵的道家咒语相结合。道家咒语就像是孙悟空的紧箍咒,代表着正常与回归,而四个男孩所唱的歌曲则是圆润,和声与假声是他们的法宝,是不同文化的体现,而这是中西合璧的映像。另外,我比较喜欢瑞典作曲家路德维格·戈兰松(Ludwig Gransson)创作的Temple Duties。路德维格·戈兰松曾为电影《黑豹》配乐,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与格兰美配乐大奖。而在为《青春变形记》配乐的曲子也显示出他对异域风情乐器的驾驭。这首曲子便是将笛子与电子音乐相结合,使得竹笛的音色更具有颗粒感。整首乐曲因又电子音乐的加入,传统乐器也显得更加活泼,更加灵动。
《青春变形记》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以及成长的自我认定容纳在其中。中国元素的画面以及中国色彩的配乐都是其中引人注目的地方。听着古筝、竹笛、琵琶等乐器的声音,带着熟悉而亲切的感觉去观看这部电影,你对“青春”与“成长”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