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赤壁

期待了好几个月,因为有事没赶上首映,好不容易今天下午才赶到电影院的我,得到的却是口中说着第一厅不卖学生票的卖票人的一脸不屑,无奈,我只好摸出105元买下三张票,为了这部电影,我豁出去了!
看完电影后,感觉是好看,真的.
可看完豆瓣上有些人所谓的"雷片论",我的感觉就不好了.
下面,就让我这位钟情于电影,支持国产的高中生电影爱好者,代表18岁以下观众,在众位前辈们面前,发表一点点浅薄的愚见吧.
其实,我至今都不知道什么是"雷",但我想那个并不重要,因为我知道这个词一定是被好莱坞大片培养带大的中国观众造的.我也观察过,人们始终抓住不放的是中国古装片的人物台词问题和一些电影细节等小桥段,人们没有对影片整体进行撼动,这足以说明这部电影在大的方面没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毕竟吴宇森叙述故事的能力,镜头语言的运用,大场面的掌控,声画视听细节处理以及吴宇森招牌式的慢镜头所表现的暴力美学是能够让看掼好莱坞大片的国人折服的,这也是内地影人所难以超越的.
那么,关于影片的台词,确实很前卫很现代,但是从我在电影院里观影的感受来看,这没有什么不好的,笑场是有的,也是必要的,我们要给它准确定位-娱乐,战争,历史.很显然这娱乐的性质是首位的,没有人为拍战争片而拍战争片,所以立足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吴宇森加入幽默元素的用心了,试想,如果整部影片满是之乎者也般的论调,还有几个人会去看呢?它的受众群体又有多大呢,吴宇森又没想拍一部供历史学家,文学家推敲的学院片.真要是那样的话,恐怕有更多的人会对之口诛笔伐了.再说了,影片的叙事部分本来就属于平淡的枯燥题材,适时加入幽默与调笑,也增强了故事的张力,而且这和吴宇森心中贴近平民的英雄形象是吻合的,也使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和有说服力.<<三国演义>>里开场白里不也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吗?我也相信他们的幽默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也许无从考证了,吴宇森就发挥自己想象力,给我们来了段调笑段子.
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些人会那么会在意古装片的台词呢?这与我们中国文化的文化底蕴是有关联的.打个比方,没有人会对<<特洛伊>>中的台词质疑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太了解,但希腊人自己也不会,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在乎这个,原因一是他们可能比我们宽容,二是他们的文化可能变化不大吧,不像中国,自从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白话开始,我们本来就离古典文化很远了,但我们没有摈弃,而是发扬了下来,至今我们的课本里依然要讲论语孟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抨击台词者肯定是以"保护传统文化"和"捍卫民族文化尊严"为旗帜的,我要理解你们,但也要说一下,请你们正确定位吧!
好了,让我们理解一下,理解赤壁,理解吴宇森,理解中国大片的成长.
让我们理解赤壁,因为它倾注了一位致力于发展中国电影的影人3年的心血.
让我们理解赤壁,因为它是中国电影上一次两岸三地优秀影人的空前集结,即使经历了一系列的人事变迁.
让我们理解赤壁,因为它毕竟圆了无数中国人心中不可侵犯如同圣物的三国梦想,也是中国大片的梦想.
或许,它还很生硬,不成熟,还未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和风格,但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爱好者,我还是看到了希望.我不希望有太多的苛责和问难,让我们,好好得支持它,成长!
看完电影后,感觉是好看,真的.
可看完豆瓣上有些人所谓的"雷片论",我的感觉就不好了.
下面,就让我这位钟情于电影,支持国产的高中生电影爱好者,代表18岁以下观众,在众位前辈们面前,发表一点点浅薄的愚见吧.
其实,我至今都不知道什么是"雷",但我想那个并不重要,因为我知道这个词一定是被好莱坞大片培养带大的中国观众造的.我也观察过,人们始终抓住不放的是中国古装片的人物台词问题和一些电影细节等小桥段,人们没有对影片整体进行撼动,这足以说明这部电影在大的方面没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毕竟吴宇森叙述故事的能力,镜头语言的运用,大场面的掌控,声画视听细节处理以及吴宇森招牌式的慢镜头所表现的暴力美学是能够让看掼好莱坞大片的国人折服的,这也是内地影人所难以超越的.
那么,关于影片的台词,确实很前卫很现代,但是从我在电影院里观影的感受来看,这没有什么不好的,笑场是有的,也是必要的,我们要给它准确定位-娱乐,战争,历史.很显然这娱乐的性质是首位的,没有人为拍战争片而拍战争片,所以立足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吴宇森加入幽默元素的用心了,试想,如果整部影片满是之乎者也般的论调,还有几个人会去看呢?它的受众群体又有多大呢,吴宇森又没想拍一部供历史学家,文学家推敲的学院片.真要是那样的话,恐怕有更多的人会对之口诛笔伐了.再说了,影片的叙事部分本来就属于平淡的枯燥题材,适时加入幽默与调笑,也增强了故事的张力,而且这和吴宇森心中贴近平民的英雄形象是吻合的,也使英雄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和有说服力.<<三国演义>>里开场白里不也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吗?我也相信他们的幽默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也许无从考证了,吴宇森就发挥自己想象力,给我们来了段调笑段子.
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些人会那么会在意古装片的台词呢?这与我们中国文化的文化底蕴是有关联的.打个比方,没有人会对<<特洛伊>>中的台词质疑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太了解,但希腊人自己也不会,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在乎这个,原因一是他们可能比我们宽容,二是他们的文化可能变化不大吧,不像中国,自从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白话开始,我们本来就离古典文化很远了,但我们没有摈弃,而是发扬了下来,至今我们的课本里依然要讲论语孟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抨击台词者肯定是以"保护传统文化"和"捍卫民族文化尊严"为旗帜的,我要理解你们,但也要说一下,请你们正确定位吧!
好了,让我们理解一下,理解赤壁,理解吴宇森,理解中国大片的成长.
让我们理解赤壁,因为它倾注了一位致力于发展中国电影的影人3年的心血.
让我们理解赤壁,因为它是中国电影上一次两岸三地优秀影人的空前集结,即使经历了一系列的人事变迁.
让我们理解赤壁,因为它毕竟圆了无数中国人心中不可侵犯如同圣物的三国梦想,也是中国大片的梦想.
或许,它还很生硬,不成熟,还未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和风格,但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爱好者,我还是看到了希望.我不希望有太多的苛责和问难,让我们,好好得支持它,成长!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