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到一部“反内卷”的现实题材剧了

一直以来,电视市场都非常关注现实题材剧的输出,但近年来播出的都市剧、职场剧、生活剧往往为了突出戏剧性而走入极端化,以反映人物焦虑为核心,以展现主人公“打怪升级”为主线,致使观众在看剧后也不免陷入焦虑情绪,开始慎重思考人生。
近日播出的《没有工作的一年》却一改都市剧常态,以轻松活跃的喜剧氛围和治愈温暖的剧情成为了现实题材剧的一股清流。该剧讲述的是永远以事业第一的85后(大)何雨与随性生活的95后(小)“同居”在一起,(大)何雨失业又失恋,生活很丧,(小)何雨专注梦想,拍摄短视频越挫越勇,两个完全拥有不同人生态度的人相互对垒、互相影响,最后相互治愈与扶持的故事。
看过该剧的观众们纷纷表示“代入感强”、“金句频繁”,当然也有部分网友持反对意见。的确,在观众的价值观中,似乎已经形成了“现实=焦虑”、“职场=内卷”的思维定式,似乎所有美化生活、温暖人心的情节都是虚假的,是创作者“粉饰太平”的一种手段。但是,该剧并没有刻意掩盖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而是给予每个主要人物成长的弧线,她们也曾经是现实洪流中随波逐流的一员,但在经历许多事情之后开始抱团取暖、思考幸福的真正含义。
生活本就具有两面性,有人在内卷、在焦虑,就有人在躺平、是释怀,无论哪一种都是生活的一个侧面。《没有生活的一年》之所以真实,正是在于其描绘了生活的每一种状态,在两种人生态度的对冲下绘制出生活本应有的样子。
从个体到社会
“以小见大”是文学作品、影视剧中的常见手法,如果盲目表现宏大的社会现状或者时代特点,未免显得有些空洞、悬浮,因此创作者往往会选择很小的切入点,通过小人小事展现整个社会的现状,就会显得真实、有代入感。
《没有工作的一年》围绕着三个主要人物展开,三个人分属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沪漂。相比于在上海有房有车的本地人,他们的生活面临更多艰辛,也更能反映异乡人在大城市打拼所能遇见的大部分状况。之前同类型的《我在他乡挺好的》立足北漂视点,也让无数在北京漂泊多年的观众找到了共鸣。
《没有工作的一年》的女主角大雨(辣目洋子 饰)在上海打拼十几年,眼看就要和相处十年的男友结婚买房,却遇到了男友“出轨”、被上司坑骗等事情,最后一事无成,不仅失恋失业,而且还很难在行业内立足,找工作处处碰壁。
大雨在剧情之初是一个“反面典型”,她性格强势,让男友倍感压力。她拼命工作,甚至都没有时间陪男友过一个完整的生日,相处十年几乎每次约会都是穿工作服,全年无休,也没有时间谈恋爱,这或许是大多数在外打拼的职场女性现状。因为她的强势,她不顾男友情绪地规划他们的将来,但是她的努力远远赶不上上海的房价,打拼十年只能付得起60平房子的首付。
大雨在职场上的遭遇也折射出销售行业的现状,她加班的时间比助理上班的时间还长,月月都是销售冠军,但是她“卷”的意义却在一场升职风波中荡然无存。她没有如期当上总监,这个岗位被“关系户”占领,她还因为急功近利、轻信上司,而导致犯下了职场大忌,以至于连找工作都很困难。
万鹏饰演的小雨为了逃避家里人控制而从老家来到上海,前来投奔经由母亲介绍、素未谋面的“朋友”,也就是大雨,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95后的典型特点——敢闯、敢拼。而且她从事的职业是短视频拍摄,这也非常符合当下的潮流。
靳成武(翟子路 饰)这个物业小哥的存在是沪漂中的另一种类型,代表了男性沪漂们的现状。他没有高学历,做着工资微薄却较为稳定的职业,可以说是沪漂中的底层。与大雨和小雨不同,身为男性他面对的压力要更大,这一点从他经常给家里人打电话报平安、谎报自己生活滋润可以看出来。
靳成武与大雨产生交集除了是大雨小区的物业以外,还因为靳成武是大雨的理财客户,他之所以理财是由于欠下了巨额外债,借款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上海买了一栋房子。虽然不大,也没钱装修,但他却宁可省吃俭用、套信用卡、做外卖兼职也要每月还月供。他选择去理财公司理财也是为了高额的利息,可以减轻还款压力,他的遭遇也极具代表性。
买房真的是沪漂的唯一归宿吗?有车有房就是成功的定义吗?房子是幸福的终点吗?在三个人经历了一系列挫败之后,他们开始重新思考幸福的定义。两位老沪漂(大雨和靳成武)在新沪漂(小雨)的影响下,开始了从焦虑到躺平的转变,给予了屏幕前的沪漂观众新的奋斗思路。
从焦虑到躺平
作为一部都市话题剧,《没有工作的一年》似乎一直在与观众探讨“幸福的定义”,就像三位主人公住的小区叫“幸福小区”,镜头无数次扫过小区的名字,就是想要让观众注意到这部剧的核心话题。
在靳成武被要债者堵到门口之后,大雨仗义帮靳成武还债,结合自己这两天的魔幻经历,她也开始重新思考拼搏的价值以及幸福的定义。
大雨无疑是全剧中打了最多鸡血的一个人,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销售业绩,她自认为就算离职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除了疯狂投简历之后还厚着脸皮联系之前的客户资源,希望能够得到一份工作。结果可想而知,所有公司都不敢录用她,而她收到了唯一一份offer却是她的死对头于菲菲给的,这自然让她无法接受。
当她工作失意后回到家里,却看到男友被其他女孩表白,在她怒火中烧赶走女孩以后,男友竟然还责怪她十年来都没有陪自己过几次生日。大雨觉得委屈,辩解称是为了两个人的未来,她在那时还没有意识到,原来恋爱是用来“谈”的,男友是用来“相处”的,不是所有人都会理解自己的努力和委屈。
经历了找工作碰壁、男友分手以后,大雨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趁着现在的职场空窗期充实自己,于是报了班学习。截止笔者写稿时,剧情更新到第五集,此时的大雨还在想着如何卷土重来,但在暂时放弃找工作、学习充电的过程中,她也在慢慢沉淀自己,重新寻找人生的方向。
从冷漠到温情
近一个多月以来的疫情,让上海卷入了“风暴”的中心,各种误解、谣言使上海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尤其是一些海派剧中对上海人的描绘也是小气、自私、排外等贬义词,致使上海人在影视剧中的形象一直不太乐观。
但是《没有工作的一年》却让观众们看到了上海的温暖,除了大雨、小雨、靳成武三个人抱团取暖以外,也有来自上海本地人的温情。
三位主人公真可谓患难见真情,先是因为大雨失恋的事情让旁观的靳成武与小雨忍不住手撕渣男,后来大雨见靳成武被欺负时也勇敢伸出援手。
靳成武因为理财被套的事情无法及时还清银行的贷款,致使银行业务员上门催债,因为业务员威胁靳成武要打电话给他的父母,戳中了靳成武的软肋,于是二人开始撕扯了起来。正好大雨路过发现,不仅劝走了银行业务员,还借钱给靳成武还款。
后来靳成武由于业主车辆被剐蹭的事情,被凶神恶煞的业主纠缠,大雨仗义挺身而出,让这件事情暂时平息,这都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当然,靳成武也在大雨、小雨的事情上出力不少,例如当小雨的短视频需要推广的时候,他介绍了自己的好哥们李奥帮忙,并且就算再缺钱也没有要李奥给他的回扣。
沪漂在上海抱团取暖非常正常,但《没有工作的一年》也体现出上海人的温情。靳成武给上海老太太家里修灯泡,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虽然老太太当时马上撇清关系,让靳成武确认是自己摔下来的,但是后来又给靳成武拿了物业费和红花油。
但是,也有观众对这样的剧情并不买单,觉得是在刻意美化人物形象,刻意传播温情和正能量。换种角度来想,《没有工作的那一年》对人物的描写是全面的,既有冷漠粗暴的人,也有温暖善良的人。人物的性格也有两面性,就像大雨也有仗义帮助靳成武解围的时候,但马上又让靳成武把退给李奥的回扣要回来。
多面的人物才能显现真实性,魔都有其冷漠的一面也有包容的一面,有内卷的人也有躺平的人,但这部剧的重点是在探讨生活的意义,探讨奋斗的意义,探讨幸福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只要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都会获得各自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