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侧重于政府执行面版本的《日本沉没》

随便说说这部侧重于政府执行面版本的《日本沉没》。
这部剧整体上更多的关注的是日本在面对危机时的政策和执行层面。
剧情一开始就告诉观众有一个叫做日本未来推进会议的虚构的政府跨部门组织,是为了推进一个虚构的新能源coms的开发应用而成立。而日本沉没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开发这个新能源。
在看剧时经常能感受到这到底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品,与财阀关系好的副首相掌握实权,而首相则处处受到掣肘。
在剧中前期还只是预测到东京会沉没时,其所构想的动员力度在危机程度面前还是显得十分弱鸡,或许日本观众会觉得力度还可以但作为中国人看着就感觉太弱了。大规模的人员转运居然没怎么见到水路出力……按理说如果紧急情况下连货运船都改装人的话可以极大的增加运力。
其中感觉最不合理的剧情是,这么重要的事其研究专家只有小猫两三只,实地勘察居然只进行了半次……十分离谱!
当剧情进展到意识到整个日本都可能沉没时,首先想起的是移民澳大利亚~哈哈~人家是五眼联盟的昂撒国家~怎么可能大量接收日本人~如果真能允许当年不就白屠杀原住民了……
虽后的剧情是把这事同时告诉了美国和中国……合乎逻辑的考虑的话这种事告诉美国,首先保密就基本完蛋了,其次这种重大的决定在美国光是两党扯皮就不知道要花多久……等日本沉完了人也死的差不多了估计才能有个共识。然而剧情是让中国觉得自己被背叛而爆出了事实。
至于让中美为了一家汽车企业竞争出价这点……你这个价码对美国是锦上添花没啥所谓,可对中国而言其实也就那样,反正之前也是落后,得到了很好,但得不到也不至于不惜一切代价啊,毕竟这么些年的国际现实告诉中国了一点靠人不如靠己。卡脖子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了,与其用这种方式还不如聊大义。
到了第8集的日本城设想可以说是剧中最理想化的了,如果实际的考虑真的发生了这样的灾难需要移民,把日本人打散了每个城市安置一些分散到很多城市去还可能可以接受,但这样大规模聚集尤其是建成独立的城市的话,那岂不是就是国中之国了?当地政府最不可能答应的就是这种方案了吧!如果以企业为核心进行转移,而形成大规模聚集的话可能还能勉强接受。但整个城市?没有哪个国家会同意的。
最后接近完结时突发的变数被编剧设计成了以体液传播的细菌……说实话感觉并不厉害啊……起码也得古病毒接触传播这样的级别才行吧。而且从疫情控制原则之一“控制传染途径”这点来看,体液传播的明显比空气传播的容易控制,至于剧中的溯源就更是草率了……一个专家一篇论文就确定了……不过如果从一个月就研发出特效药解决了这点来看的话或许设计成这样也是合理的哦……
总而言之虽然不论实际怎样这部剧所表达的理念还是积极的正面的向上的。
话说日本的顽固其实也可以从重大新闻非要在报纸上发布也可见一斑。里面需要信息非常灵通的政府要员很多信息要从报纸上获得……也真是够固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