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

酣畅淋漓!无比酣畅淋漓!果然被称为神作~
故事背景在大唐盛世的长安,唐玄宗为博杨贵妃一笑,要在贵妃六月一日的诞辰之日吃上新鲜的岭南荔枝,特设荔枝使负责采办鲜荔枝。然长安距离岭南五千多里,没有快捷交通与冷藏技术,使之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故各级官员互相推诿,最后竟以“贴黄”的手段投到了九品李德善身上,查明真相之后的李善德准备跟夫人和离来保全家人上演沉舟莫救账,却被韩承与杜甫劝说,趁着尚有时日决心放手一搏。
从此开启了酣畅淋漓的千里送荔枝的一系列故事,仿佛作者就是李善德本人,亲自到了大唐操刀准备这一场鲜荔枝赴宴的剧情,真真可谓是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李善德那场对大唐地域的分析,驿站之间的筹算,人力之间的更换简直惊为天人,期间不得不佩服胡商苏谅的眼光与支持,侗人啊僮的纯真相助,林邑奴舍身饲虎的忠勇……长途跋涉至岭南,步步为营学习荔枝保鲜之法,精心计算路程、时间、突发事件,经三次试验的李善德回长安路上惨遭追杀,性命攸关之际是林邑奴的忠勇救了他,疲于奔命终于抵达长安,在“冯元一”的引荐后宰相杨国忠的银牌权势之下,集大唐国力,经上千处驿站,耗上万马匹人力,终于在贵妃生辰之时献上鲜荔枝。目睹此等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以算数进科的李善德为求心安直言不讳对杨国忠进谏,直接引来右相滔天的怒火以及一堆弹劾,准备托孤的他却在这时再次受到“冯元一”的指点,接收了唐玄宗赐下的一筐李子得以保全性命,最终被贬长流岭南……(个人认为“冯元一”即是高力士,“这时有第三个人影靠近,身材有些肥胖,手里还拿持一柄拂尘,肯定是个宦官。”)
整本书下来,除了赞叹还是赞叹,这场惊心动魄的运送鲜荔枝,虽只是李善德一人的惊心动魄一人的生死豪赌,可是你就是会随着作者代入进去,以一个局内人的视角跟着参与,看着这个九品小人物的挣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也可看到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选择沆瀣一气,还是择善而从,为官之道不外乎“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
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了,“他奔忙一场,那些人若心存歹意,已死无葬身之地;若尚念一份人情,抬手也便救了。生死与否,皆操于那些神仙,自己可是没有半点掌握,直如柳絮浮萍”,远离不适合他的朝堂,回到岭南种荔枝,事实也证明,安禄山兵变确实没有影响到他,吾心安处是吾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