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的爱情都很漂亮,就只差一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昨晚看了《花束般的恋爱》,总觉得与很喜欢的电影《爱乐之城》有几分相像,于是便心血来潮,第一次尝试着记录点什么。(文笔不好,可能观点也有误,多谢批评指正)
在我眼中, 爱乐之城是生活中难以得见的浪漫,从高架路堵车时的鄙夷

到餐厅遇见时的欣赏与不解,再到宴会上两人共同逃离。奇妙的缘分总是将两人牵扯到一起,而他们也从开始的拌嘴到深入了解。古板而毫无市场的jazz音乐家与不被尊重的18线女演员,这样两个还没被生活打倒的年轻人,在崇拜一切事物却又value nothing的星光之城就此走到了一起。(欣赏彼此的追求梦想)
而花束般的恋爱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细节,他们就好像平凡的我们。我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听一样的音乐,看一样的书与动漫,都想过去看天竺鼠可是却都错过了

畅谈后在床上像蛆一样蠕动着姨母笑。愿意接纳彼此的爱好,我陪你去看木乃伊,你陪我去看天然气罐,追逐着小众的电影明星,而不是像成年人一样高谈阔论着肖申克的救赎以及欣赏不来的真人版电影。我们还未步入社会,乐观对待着一切,觉得能用爱好养活自己(欣赏共同话题)
热恋中的一切是那么美好,但现实却把我们从梦中幻影。两片的转折点是那么的相似——生活压力。
爱乐之城里Mia的父母知道她的生活很困难,所以希望她的对象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seb听到了,以为这也是Mia想要的(后面两人的争吵中他有提到)为了能给Mia稳定的未来,选择了自己讨厌的jazz形式。他以为这样能带给Mia想要的生活,却不曾想过她爱的是他的坚持,和自己一样追逐梦想的坚持,是不惧旁人的目光,是他总是爱说的f**k them


音乐会上seb逐渐被人潮包围,但Mia却在人潮中被越推越远seb要不停地巡演做唱片,做唱片巡演。这将花费好几年的时间,两人也就此争吵,就此割裂。
而花束般的恋爱里男主也是在拒绝父亲回乡的要求后失去了生活费的来源,逐渐变得现实起来,也逐渐失去了和女主陪伴交流的时间了。阳台的灯坏了,很久你却也不记得修,给你推荐的书,你也只是堆叠在书桌上

纵使你很擅长这份工作,很快便有了起色,成为了一个辖区的负责人,上司跟你说熬过5年就会有起色。可是5年啊,5年的时间足以让刚刚进入大学的懵懂少年到毕业后经受一年社会的毒打,5年前我们也曾还是伴侣,5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街上相逢,却在和别人热恋,不过也依然能相互背对着挥手告别,将好像是曾经约好的一样

我们是那么的默契相像,就好像当初喝着无线畅饮的饮料时有着无限的话题,就好像分手那夜时碰到的年轻情侣,就好像当初的自己。
而那场著名的足球惨案,也在剧中被反复提到。

以足球为傲的桑巴军团,在自家门口惨败。1比7的比分,揉碎了巴西球迷的心,却在剧中被反复鞭尸(不是)。女主在与男主分手后,和男主说自己比巴西球迷幸福,为什么要跟惨案比幸福呢,也许是在庆幸自己做出的选择吧。美好都只存在于学生时代的热恋中了,现实世界中有的只是冷暴力以及少有的交流。于是女主选择不再将就,不为追求所谓的幸福而放弃生活


可是在男主看来,也许他们离幸福也就差了一步。就好像美好的东西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点细碎的小事都可能引发矛盾,一次次的分歧引发的争吵最终带来的可能是难以抹去的伤痕。《爱乐之城》是这样,《花束般的恋爱》也是这样,因为缺少沟通而互相不再理解彼此,在一场致命的争吵过后,我们都很难再回到过去。

我们不能说男女主不再喜欢彼此了,只是他们难以再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合。生活中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最后可能真的会成为两人分道扬镳的理由,所以我们才需要珍视难能可贵的幸福,尽量不让彼此收到伤害。

这一切就好像莎士比亚说过的那样,“悲剧往往比喜剧更深入人心”。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爱乐之城》,喜欢《花束般的恋爱》这样具有缺憾美的电影吧。他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遗憾。希望我们也能在故事的结尾微笑着释怀,对彼此说再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