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摘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们国漫真的有希望,不管是画面还是配乐还是故事,都很不错。能把一个带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故事讲好,又能融入现代人的眼光,讲出了现代社会转型中人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讲出了城市与乡村的碰撞,讲出了理想和现实的碰撞,讲出了爱情与柴米油盐的碰撞,讲出了小小少年的跌跌撞撞的成长。电影中很多人物都令我生出无比的感动,不管是阿娟还是师父,师娘,阿猫和阿狗,陈家村的舞狮队......
阿娟一直在追问着那座佛像:会有奇迹吗?奇迹会发生吗?“想要成为一头雄狮”一开始听起来只是一句口号,他不想被人瞧不起,不想当一只病猫,他想要去广州参赛只是想去见见多年未见的父母。可是慢慢的,这不再是一句口号,一句呐喊,在他离乡去广州打工,要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支撑起自己的家时,他的师父告诉他,只要心里有鼓点,那就依然是头雄狮。他什么都没说,但他把这句话妥帖的珍藏在了心底。在那离乡的蜿蜒山路上,他离家乡父母和朋友更远了,可同时,也离自己更近了。“成为一头雄狮”内化成了他的信念,在他日复一日的练习、工作、和别人的嘲笑白眼中,融入了他的骨血,成了他的一部分,他不再是那个别人说他是废物时只能老实听着、赔笑和挨打的病猫,他可以挺起身子,眼神坚定的回复“我不是废物”。而他也确实在最后像那些嘲笑的人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他贫穷,瘦小,但是他依旧可以成为家庭的依靠,更能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坚定的稳重的站在脚下的大地上。“会有奇迹吗?”他寻找着自己的答案,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电影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结尾的舞狮大赛,阿娟要跳上那座擎天柱之外,便是他深夜在工地的天台上,一个人的舞狮了。没有观众,没有伙伴,没有师父,没有父母,没有忙碌辛苦的工作,没有他人的嘲笑和白眼,就只有他自己,在钢铁密林里,在天地之间,沉默的爆发,沉默的舞蹈,直到第二天的曙光照射在他的狮头上面。当他迎着那轮朝阳,展开双臂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光时,他的心脏有力的跳动着,就像鼓点,我在台下坐着,却感觉到他的气息涌向我,感到那缕光也洒在了我的身上,感到他的一夜舞狮之后的畅快和不舍,可他不能不放下,他要去上海了,为了更高的工钱,就在舞狮大赛的那一天。这是他与舞狮的告别,与那个想要成为雄狮的少年的告别,似乎理想和现实一定是水火不相容的,二者只能选其一。虽然我们内心都知道,为了电影故事的开展,他一定会去舞狮大赛的,但看到这里还是会很可惜,我们在为他叹息,也是在为自己叹息吧,无论把我们谁放在他那个境遇里,也许大部分都会做出和他一样的决定,放下理想,接受现实。我们只能可惜,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资格去替他做决定,要求他为艺术献身,要求他为理想献身。
电影并没有给出烂大街的圆满结局,主角会完美的完成自己的成长,会完美的落幕,他并未登上那座擎天柱,他落水了,但是他的狮头稳稳的挂在了上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又让人感动。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伸手摘星,虽未得星,却心纳美景,手不染污”,即使他最后还是去了上海打工,可是他的内心永远有一只雄狮,坚定地向前奔跑。面对舞狮,在一次次奔向与告别之中,他找了理想和现实的平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也许不是完美的,是差强人意的,但他有自己的路要走。
希望大家不要对国漫抱有偏见,一听是国漫就觉得肯定不行,一定跟传统文化相关就觉得一定老套掉牙。虽然我一开始还觉得梗有些密集,有点过犹不及,但是看到后面就觉得前面那些我所认为的瑕疵不值一提,瑜可掩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