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神都之神 在于人

「洛阳万塔不见浮屠塔,联坊新罗难寻十二人」
看预告的时候开篇这句话就牢牢印在了脑海里,看完第十二集,才终于明白这浮屠塔和十二人究竟指的是什么,嗯,没错,不是我以为的案件受害者十二人,而是剧中的神秘组织「联坊」,是在下格局小了。
那就在一周的追剧之后,来聊聊这年度最风风火火的暴风眼国产剧《风起洛阳》。
黄轩、王一博、宋茜、咏梅、高曙光……马伯庸作品改编,武周神盾局背景设定的古装悬疑探案,光是这阵容这设定,啧啧,风雨是少不了的。
看完前十二集,我的评价是:「甚好」。
犹记得几年前另外一部同是马亲王作品改编的时间剧,因为服化道复原而出圈,也因为剧情拖沓而歇火,马伯庸的小说/剧本底子的改编在IP界一直是一个难题,亲王擅长的是脑洞天马行空的世界观设定,但他的确不太擅长写出角色的血肉筋骨,因为他的故事里,角色服务于情节,而情节服务于设定,天大地大设定最大,夹杂考据党马亲王的历史一角恶趣味,看文的时候很爽很受用,影视化以后反而成为桎梏变得难上加难了。
回到洛阳,单就开篇来说,洛阳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就怎么说,看得挺过瘾的。
先来看看故事设定,故事发生在武周统治末期,告密者现身神都洛阳又莫名被杀,由此拉开故事序幕,引出来剧中的几方势力设定:一是权力层,当中圣人(武则天)为最高层,下属三大机构:治an管理的「大理寺」、直属圣人的「内卫」和最神秘情报机构「联防」;二是神都地下城「不良井」,贱籍罪民之地,由不良人自行守护,阶级的最底层;三是邪恶势力「春秋道」,嗯,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神神叨叨搞那啥图谋的;
第四也就是主角阵营,他们内部又分为三方势力,黄轩演的高秉烛是下层阶级曾经的不良人,王一博演的百里弘毅是中上层阶级-工部外员负责「天堂」建筑修造,宋茜演的武思月是内卫,属于皇家势力,三人负责查案揭秘推动剧情。
而故事的主线也就由此铺开来,简单来说就是告密者所告之事为「天堂」工程铜矿原料丢失,主角阵营为了各自目的查出告密者被杀背后所牵扯的工程物料被贪赃用作他途,找到线索抓出春秋道势力,从而进行保护神都的任务。
设定是亲王擅长的,但改编剧剧情节奏推进就不好说了,前面说过,亲王文字影视化的难点在于千万不要故作深沉,洛阳这一点做的还不错,节奏很快,你方唱罢我登场,盒饭发得很干脆,但该交代的剧情人物线索倒也不含糊,且主角团智商在线,推理过程还是蛮爽的,私以为比起洛阳神盾局,更像早年的少年包青天单元剧主角团模式,据说是四个案件逐个破解,想看后面更新见分解。
有趣的是,洛阳有一些过渡桥段加入了一些冷幽默,比如高秉烛和百里弘毅一起查案时各自嫌弃不对付,一个嫌弃对方脏,另一个嫌弃对方过分讲究,一个吃饭直接上手,一个筷子都要擦干净,一个席地随便坐,一个打死也要站着,人物之间的火花有了,血肉也就跟着有了,就不只是推进剧情的工具人了。
再有就是服化道的用心了,虽然不是完全复原,但洛阳的细节设定都是有迹可循的,大到洛阳城的街巷,天堂的恢弘,南市的繁华,不良井的阴暗;小到服装的细节,幞头、花钿、札手礼……细节的注重本质不是为了炫耀一部剧的服化道多精良,上个热搜吹嘘,而是为了剧情和氛围代入感服务。从圣人居所的威严奢华和一丝丝假寐的慵懒,到百里府作为工部之家的建造之巧妙,到不良井的潮湿脏乱,再如咏梅的圣人雍容懒散和披发的不怒自威,又如王一博的百里弘毅因为戴孝着素色,但身姿仪态都是贵公子该有的青松之姿,这在入不良井时尤为明显,还有黄轩的高秉烛邋邋遢遢但也干练迅猛的警觉之态,不管是服化道背景,还是演员符合人设的姿态和气场,都让盛唐鼎盛的繁华热闹之风扑面而来,而其中又夹杂着风雨欲来的态势,在近年来都算是极佳的营造了。
最后就是演员的演绎了,这简直在外面吵翻了天,但看剧的人自有感受也有自己的判断,截止目前的十二集,整体来说演员们都还挺符合剧情的需求的。
黄轩的角色其实比较典型的探案剧主角人设,就是本身有冤情故事,那种介乎于为了私欲牵扯破案但底层的善良又担负起保卫神都的大责,偏草莽一些,对于黄轩来说挑战也是有的,毕竟他过去的形象多偏斯文,目前来看基本完成任务挺好的,希望扛过恋爱难关。
王一博的百里弘毅蛮惊喜也挺值得玩味的。其实看完十二集之后回想,百里弘毅这条线反而是最清晰感受到角色变化的一条成长性主角线。与马亲王以往小说里的聪明人设有所区别,以往亲王设定的这种角色背后多会有神秘势力和反转,而百里弘毅一开始就作为毫无信息量的被动方,因父亲被杀而卷入案件中,人设是神都谢尔顿,也就意味着是那种技术型钻研人才,不太通或者说不太在乎人情世故,角色一边探案靠自己的才智去探寻线索,譬如靠一本正经逛柳府找到关键账本,吃货本性看胡辣汤看出了私铸铜钱的斤两猫腻;另一边又要应对情感上的冲击,比如刚叛逆老爹就挂了,不情不愿接受了的新婚媳妇还是疑似杀父仇人的侄女。
百里弘毅的底层是个理性居多的工科男,但为父报仇查案的行为又是感性驱动,老实讲,这个人设并不好演,多一份古怪,少一分木讷,但王一博把握的方式很有趣,比起大开大合,他似乎更喜欢细节微表情配合身体姿态变化的内敛式表达,这种方式在前期比较吃亏,容易被不细看的人骂没有表情,但后期有了人物的铺垫就会更有沉浸感更生动,比如前面提到第10集和高的互动,再如11集独自前往不良井的善良和孤勇,12集面对真正杀父仇人的愤怒和不甘,旁观者我本人已经开始代入角色为百里弘毅后面的故事揪心了。
「工部尚书百里延,一生清廉兢兢业业,你们为何要杀他!」
「我不管你们什么妖后,什么大业,我只想知道你们为何要为了一己之私,杀了我阿爷!」
哎,陷入阴谋之中被波及的无辜人,各方势力为了所谓的道和各自的目的,连旁人的性命都不在乎,又怎么会在乎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尊严,工部尚书尚且被如此当做蝼蚁,更何况他人的。
神都居,大不易,乱局涌动,世人各有烦恼
而我,更在意故事中的人,看这些时而自私,时而无私的神都人的故事。
——————————
EP24 更新【洛阳之火,引线已出】
新的更新看完大呼过瘾,洛阳这剧比我想象中的更好看,渐入佳境的感觉真上头~
这两周的更新有几个印象深刻的情节:
一个是19集那段百里弘毅和武思月在留白楼对杀手十六夜请君入瓮的情节,交织着高秉烛在联坊查内奸,两条线混剪冲突叠加高潮。
特别是留白楼这条线,由百里弘毅作为主视角观察敌友、杀手在高点的暗处偷窥视角成为反差,正方布局者氛围紧张刺激,镜头里人人看着都不像是好人,加入七娘和工部官员作为变量,局外因素影响原本计划,然后百里迫于无奈走出留白楼,和十六夜一高一低上演洛阳街头追逐战,还很有意思地考虑到了人物特质,即百里作为工科天才的设定,用镜子、风向等观察,利用物品躲避杀手的追击和杀招,不得不说,设计得很用心思,把警匪片的经典手法纯熟地运用在古装剧中,配上这剧非常出彩的配乐,整体传达出的效果非常亮眼。
一个是百柳的感情线里面的含蓄美,印象最深的是柳然在屋子里为叔父自缢而伤心,百里想要去安慰却又踌躇的那个「推门而不入」,一种典型的留白含蓄美,一种欲语还休,真挠人!另外就是两人同去查案同房那里的「我没被子了」,哈哈,在开播之前决然想不到这剧的冷幽默竟然都在百里二郎身上,百里真是一个妙人儿,甚是有趣。
看到24集,这春秋道要做的大事,已经愈发清晰,目前来看一共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线索:
首先,是内卫府抓的春秋道神秘人提供的两个关键信息,这老头一直在唱「古有大椿者」,这里恰好可对应《逍遥游》中「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可以视作春秋道名字的来源,可见春秋道所谋之事在于万岁千秋,怎么瞅都不简单。
另一个就是老头突然发疯大喊的那句「归藏凤出天下倾」,字面上的意思看着,这意味着一个女人会再次颠覆朝野,或许会指向大boss,也或许是一个改变时局的关键人物,但把这个信息和百里在奁山铜矿找到的关键信息结合来看,就更有趣了。
百里找到的羊皮卷上写着一句话:「龙蛇潜影行道,朝野相合连山」。百里说这是神都的地势口诀,字面上来看,有一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既视感,而龙蛇潜影感觉并非地道陆路,而是水路,即有通路连向神都朝野的意思。
但这两句关键信息里面都带了两个很特别的词,「归藏」和「连山」。《连山》、《归藏》、《周易》被并称为「三易」。稍微查了一些资料,说是「《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可见,这二者都是古人用于卜卦之用,这就可以重新解释上面的两个信息。也就是说,「归藏凤出天下倾」是一种卦象预言,作为春秋道的行为动力或最终实现的目标即「天下倾」。「龙蛇潜影行道,朝野相合连山」比起是真实的地理地形,更像是风水,是一种建造的风水方法论,用于实现目的。
再有,就是百里查到的「北帝玄珠」。24集百里做的实验可以看出,北帝玄珠是一种纯度极高的硝石,放在今人的认知上,很容易就想到既然用硝石那岂不是要用来造火药,春秋道这是要搞炸弹炸神都啊!
但百里他们的反应却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火药,而是列出四种可能,造冰、炼丹、制药和火折。这是因为,火药在当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或者说正在被发明的过程中。嗯,是的没错,火药的确是在隋末唐初在炼丹过程中无意发明的产物,一硝二磺三木炭是主要的配方。这不,下集预告里百里在屋子里用这种高纯度硝石炼丹,最后火星四溅就是这玩意儿要炸——这就是所谓的「查案途中发明了火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那么就不禁好奇了,这春秋道背后的大boss究竟是谁?图谋的又是什么?
洛阳这剧的背景设在武周末期,距离神龙政变很近,明面上是武李两方势力之争,但总觉得马亲王不会写的这么简单,这几天看大家的剧评,有猜测春秋道代表的是前朝势力,目的是颠覆女王统治,回归正统,即所谓的「大业将成」。
论据在于,洛阳城由宇文恺兴造于隋,隋炀帝年号「大业」,前朝两大姓对应剧中两个神秘的女角色,焕相即杨焕,角色应该参考了上官婉儿,却在剧中偏偏姓「杨」,另一个大姓「宇文」也出现了宇文佩佩一角,从24集来看这个角色并不简单。所以「大业将成」或许是一个双关词。
那就让我们回到剧开始的最初,奁山而来的林仲父女进神都向工部员外郎百里弘毅告密。为什么是奁山——奁山除了奁山铜,还有那个不知从何得到的羊皮卷,因此林仲父女所告之事并不仅是铜料去处,而是与这密道有关;为什么选择百里弘毅——因为他是「天堂」工程的设计师和督造且最熟悉神都的地形和风水,当然美食家百里也最好找。
所以,一切的指向也就逐渐明朗了,这里让我来大胆猜一猜:
无论是奁山铜料还是北帝玄珠,指向的去处都是「天堂」。被奁山铜料失踪除了铸币和造劣质兵器以外,或许是提纯用于建造「天堂」的某核心部件,让其失去平衡或砸死谁;北斗玄珠用于制造火药,必然会引起火灾和爆炸,联想到预告片里面那剧句「这神都的火究竟烧向何处?」,所以天堂一定会塌,要么是压塌、要么是烧塌,这些都是为了颠覆武皇的统治,恢复前朝的「大业」。
所以洛阳这剧,在探案这条线上真的非常马伯庸,嗅到了马亲王极其擅长的历史隐秘角落的写法,而种种细节又match到的时候,不得不说,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