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but bad,bad but... touch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标准的90s romcom开头,差强人意的...and they live happily forever结尾,中间很多桥段实在唬烂,最忍不了G for God的安利,大佬你真要替dalai搞宣传?
但二位名角的表演实在可观,Murphy不用说,发挥稳定,good as ever!至于Goldblum,少有的挑大梁角色,哪怕剧本不算高明,这件事本身也足够叫人激动。更何况这部戏有足够空间叫他完整细腻地刻画人物弧,而不仅仅是打个酱油贡献自己的quirkiness,而且演的还是非科学家非外星人非苍蝇人的“regular type”,多么难得!或许这也真算他的“better is best”了,至少观众朋友觉得very blessed😁
他的几段独白,在更衣间里三番两次地自我安慰自我催眠(这个景的光影打得堪称艺术!),倚在窗边做broken husk状回忆自己的推销员父亲,一片哗然之下的节目表白与自我检索,都叫人移不开眼睛。
其实这是一个太容易流俗的电影类型,里面太多叫人提不起兴趣的固化角色,可是Goldblum总能另辟蹊径,叫人耳目一新。外行人看来他总是在“playing himself”,但天知道,his performance is as versatile and colorful as the man himself...
真是天生巨星,thanks to Meisner technique!
P.S. 我尤爱Ricky哄G签完合约那一段,镜头氛围令人激动,仿佛要向comédie noir滑去,滑到一个像疯狂的购物频道一样无情冷漠又荒诞滑稽的结局。
或许倒不如真这么拍,你看我好像是好莱坞流水线,满屏高饱和色,人人活得快乐,哪怕不快乐你也知道这是编剧设置的一波三折。可偏偏我这个消费主义的终端产品,拍的就是购物台的流水线:满屏高饱和色,买了xxx,人人活得快乐...
流水线拍流水线,把流水线拍的像个讨人厌的流水线,与自己浪漫喜剧的内核脱离,就像消费主义创造的偶像与真正的社会脱离。到最后真真假假,好坏虚实搅成一锅晋西北的糊粥,连GOD都困在这个流水线上,懵懂如薛定谔的猫咪...
来人呐,筹钱!筹到足够的钱就请goldblum来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