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群大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观影结束的讨论,很多人表达的诉求是:
想看到女性力量的一条路,或者说是女性力量的模板。
我觉得坚韧、治愈、孕育生命也是力量,但不是年轻人想象的那种FOREVER YOUNG无坚不摧的力量。
可能因为坚韧、治愈是相对伤害的,在慕强的语境下,伤害本身就是弱的象征。
从我个人看来,力量是没有性别的,虽然过去的几千年几百年历史里,权力顶端站着的是男性,但不代表男性就代表了力量。
我先想到的是南岛文化的<海洋奇缘>,但这个故事似乎有点太过于童话;波利尼西亚的社会族群,和现代生活也有点远,再后来,我就想到了大象。
大象、鲸这些有着悠长生命的集体动物,族长都是女性,她们有着怎样的特质呢?
聪明、有力、健康、幸运、坚韧、有公心?(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默克尔MUTTI)
族长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为一个族群寻找正确方向:聪明或者幸运;
维持自己的地位:有力、坚韧;
获得族群长期的支持:健康、有公心;
我相信有的人一定可以走成这条路,同时她一定会是少数派;我们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力量获得存续?或者说我们要面对的困难有哪些?
1 雌性竞争的独立性;
雌性竞争策略和雄性竞争策略的不同,雄性竞争是结为团体让对方直接死亡抢占资源,而雌性竞争在父权主义体系下挺内卷的,互相拉踩普遍存在,毕竟作为资源来源的优质父亲就这么多,而人人都是慕强的。
2 现行状况下的财务状况不良;
如果女性踩在40岁前生育(可能还不止一个),所消耗的时间精力非常巨大,如果还要工作育儿两边平衡,很难在人力资本市场上获得经济成就。
3 女性育儿本能,少子化形势下的军备竞赛;
现在很少有女性生好几个孩子的,孩子越少风险越集中,女性处于母亲的本能,投入不设上限导致劳动参与率一直在下降。
4 风险厌恶策略和社会期待、教育策略
(上班开会摸鱼写的,越写越冷越絮叨,此处待续)
-------------------------------- 分割线 --------------------------------
以下是观影过程中的笔记(以下涉及剧透):
1 什么是性别才有的
看到一半觉得,其实这些叙述和性别关系不大,把角色换成女大部分也成立,除了:蓝衣小姐姐睡衣被注视;模考小姐姐被扯衣服?现在想想其实也不一定,男孩子被脱裤子也是屈辱的吧?
那什么才是和性别相关的?
我觉得关键字是母亲,人因性别最大的不同是在产生生殖差异,进而在家庭职能上产生了差异,所以才存在了母职惩罚这个概念。
2 很多伤害的核心是婚姻的不幸
婚姻的不幸对女性影响更大,为啥?是因为女性才是婚姻的核心么?是女性的付出更多,淹没成本更高么?
3 小朋友的学校是笼子么?
蓝衣小姐姐的叙述(姥姥的问题),一瞬间觉得她像金丝雀,第一反应是这孩子被教育得很好;后面发现是这个家庭就是这样的关系。(此处待展开)
4 葬礼不哭不被理解
个人角度来看,在太大的悲痛下面其实是哭不出来的;但是,有时候社会行为上要求个人和集体行为的一致,特别是小地方或者欠发达的地区(比如投名状和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
5 死亡是很重的么?
其实是,以至于大家都不想去面对,爷爷说你来看我也没用的时候,旁边人的说法其实都是自欺欺人(想起电影<别告诉她>),不仅是中国很多有大家族的地方都有这样的习惯,比如墨西哥和南美洲啥的。
还有那个黑衣小姐姐说她老公的故事,希望灵魂存在,我想是寄托了不割舍的情绪吧。
6 蛇梦的意义
中间有点困惑蛇梦是指什么,后面的感觉是黄衣小姐姐在家庭中和母亲认同更多,承担了母亲的情欲,这个情欲对象是她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