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是为了先辈们的血与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很少看这个时期的作品,所以当战争用这种可视化的形式直直地被塞到我眼皮底下时,我被震撼到了。
影片中处处都是我难以想象的东西:飞溅的血肉、突如其来的死别、缺少棉衣的大雪山......一个冰冷霉变的土豆就是一整天全部的进食,以至于战场上也不忘薅敌人的零食吃吃。缺憾乃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向死而生早就不是新闻。
观影全程我压力都很大,不光是因为电影中间的血腥和厮杀镜头,还因为战争中无处不在的意外——决定援助战友的同时为了保证任务进度分出兵力护送电台。但谁能想到,护送电台的那一队也会遇到敌人,从而继续一分为二,用少得可怜的兵力进行阻击。
但即使是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战士们也毫不犹豫,阻击的决定是当下就作出的,我方还在有限的时间内想出了最大化战力的方案。
以上这种突出表现“毫不犹豫”、“英勇直前”、“无所畏惧”的语句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每次都觉得官之又官,颠来倒去就那几个字,无聊得很。然而现在我终于明白,“毫不犹豫”背后埋藏了多少先辈的鲜血和生命,“英勇直前”里蕴含了多少军人的勇气与智慧。形容这种面对死亡依旧一往无前的精神的词语实在不多,于是翻来覆去地把这几个字用成了官话。
这是党支部组织观影活动的时候看的电影,本不是我会主动去看的类型——太红,太正。我知道,这种主旋律作品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大家的统一性和团结性,是为了唤起更多人的爱国意识。许是逆反心理作祟,我也向来不喜别人试图控制我的观念。
但我看完这部电影,只觉得对历史上敌军的痛恨是无可避免的。
我看到一望无际的蓝天上飞的是美军的飞机,我看到大好河山上开的是美军的坦克,而他们所到之处,硝烟弥漫,流血漂橹。他们炸的是我的同胞,捅的是我中华儿女,射的是我中国人的头颅。
我从吴京抱着那个骨灰罐回乡的时候开始哭,一直哭到最后烈士们被冻死在雪山上,从头到尾心里想的都是“他们杀了我们的先辈”。
屠杀之仇,怎能不恨。
这部电影因为由三个导演拍摄,所以不同风格的融合问题受不少人的诟病。我也能看出其间的风格差异,但依旧打五星,是为了先辈们的血与勇。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
致敬先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