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他乡》看都市女性生存困境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今天就看完《在他乡》啦,总体是很不错的一部剧,尤其是前三集,真实生动地刻画出北漂年轻人的各种不容易。作为一部难得不悬浮、接地气的女性群像剧,剧中三位主要的女性角色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目前都市女性的生存困境。
乔夕辰—乔夕辰作为女主角拥有很多优秀品质并且处在一个比较温暖的生活圈子里。离开了无法相处的室友后,总体上在亲情、爱情、友情、同事的伙伴情谊上都比较顺利,尤其和胡晶晶相比。而且她自己踏实肯干、善良热心、有自己的原则、甚至酒量惊人,在职场已经慢慢变得游刃有余,在情感关系中也不会迷失自我。然而作为女性,乔夕辰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也是一个致命问题,就是生存安全问题。无论是被租房中介骗钱,还是走夜路被尾随、晚上小偷溜进家门、住酒店发现摄像头等等。在住酒店发现摄像头的时候,简亦繁建议乔夕辰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可以去他家住,同时他可以去住酒店,因为像他说的,“我一男的,没什么可怕的。”所以剧中体现的在生活中很多的危险是只对女性才存在的,或者相比男性而言对女性更多发、伤害性更大。剧中出现的安全事件近些年在生活中也是层出不穷。以在酒店发生的案件举例,女性独自住酒店时曾遭遇被劫持、半夜裸男闯入房间。当乔夕辰每次遇到安全问题时,她都做到了一个“完美受害者,” 好几次在危险刚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就顺利通过民警的帮助避免了损失和伤害。通过她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自我保护上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然而各种环境下的安全事件还是在接连发生。也许男性无法对女性在日常体会的恐慌感同身受,但正因为如此,重视女性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各种公共、私人领域都制订相应的女性安全保障机制应该成为在当下社会急需被解决的问题。

纪南嘉—纪南嘉作为一个罕见的接地气的老板形象,也是我在《在他乡》中最喜欢的角色。她的干练与温柔、脆弱与坚强、在困境中仍旧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都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丰满、惹人喜爱。作为事业成功的女性,纪南嘉在相亲的过程中遇到了父权社会对待女性的双重标准,以及赤裸裸的歧视。当女性的生育价值逐渐随着年龄下降的时候,她在婚恋市场的“标价”也就越来越低,那么此时在婚恋中介公司和相亲对象的眼中,纪南嘉在事业上的成功就变得不值一提,甚至“离过一次婚”才是更大的优点。如果我们把纪南嘉对标为一名36岁、相貌身材出众、事业成功的男性,我相信婚恋市场整体对他的态度肯定更加积极正面,他更不用通过“离过一次婚”来证明自己是正常的。那么社会对于男女的双重标准是怎么形成的呢?在目前男女皆可工作的背景下,社会却不停地单独对女性强调家庭、婚姻的重要性以及女性生育的责任。女性在进入职场后,同时要在职场、家庭两个战场努力。努力升职加薪的同时还要努力寻找合适的伴侣。与伴侣组成家庭后,要继续努力成为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和女性相比,社会对好丈夫、好女婿、好爸爸的标准要低得多,因此女性在家庭这个战场的努力就要比男性多很多。但家庭内部的劳动和生产并不会让女性获得更多的权力反而会减少她们在职场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中,女性整体自然会在和男性整体的权力博弈中败下阵来,从而使父权社会的结构得到巩固。
如果像纪南嘉这样,即使她并没有想要放弃拥有家庭、放弃成为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她成为了36岁、事业成功的单身女性。因为她没有结婚,社会就会通过例如规范女性的行为、道德、幸福观的方法来贬低她的价值。作为纪南嘉本人,我们看到非常难得的一点是她的高自尊。家里的催婚压力、相亲中介的红娘和相亲对象的贬低、甚至购房中介的怂恿都没有让她失去独立思考和自己做决定的能力。生活经验带给她的成熟和自信让她已经不会像许言那样随便在美容院就被说动付款,或者轻易就相信刷单可以挣钱。这也是为什么乔夕辰认为纪南嘉会是最后向生活妥协的人。在她36年的人生里,我相信有很多个可以轻易向生活妥协的时刻,她也脆弱、纠结过(比如生病的时候、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但正因为她总是可以把握住自我,才成为了我们看到的纪南嘉。

许言—许言作为几个姐妹中心智最不成熟的一个,是个不太讨喜的角色。她在前几集表现出的对奢侈品的追捧和在商家影响下对自己外表的焦虑让她俨然成为了典型的所谓“拜金女。”我们可以批评许言把自己的价值等同于名牌包、认准不买房就不能结婚的世俗、甚至没有识破诈骗手段的“愚蠢。”然而我们谁能说自己从没受过消费主义的影响呢?许言作为一个刚工作几年的年轻姑娘,独自一人来到充满各种诱惑的大城市,也就不难陷入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共同编织的陷阱中。像戴锦华老师说的,自由和权力不是用钱能买到的。相反,当对成功、价值、美丽的定义作为营销手段,购买商品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对价值观的影响,从而使人们逐步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男女都有可能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但很显然更多的商家把女性定位为目标消费者,比如大多数的美容产品。许言的工作环境中有着怂恿她去美容院的女同事和恶意嘲笑女同事身材的男同事。不论是各种美容产品的目标效果还是大众眼中女性的理想身材容貌,都体现了当下社会对于女变得更加“白瘦幼”的推崇。然而相比男性想要增长肌肉、变得更强壮的健身目标,“白瘦幼”明显意味着更加顺从、更易被控制、甚至更好欺负。然而很多的女性消费者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对此不以为然。相反,有一些女性甚至通过裸贷、挪用公款等极端的、违法的行为购买化妆品,或者用牺牲健康为代价节食减肥。

许言的幼稚、任性也为观众们所批判。然而消费主义的影响也助长了她的这些行为。乔夕辰多次劝许言多读书,但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可支配的时间都用在买买买、想办法变美、找到快速挣钱的途径,她又怎么可能静下心来读书呢?同时她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发现自我和做真正实际的人生规划。虽然许言的恋情以分手告终,但她和沈子畅都通过争吵、分手而获得了成长。在因买房事件的争吵中,沈子畅意识到自己这次已经无法再次向许言妥协了,而且他也确认了自己追求的是平淡的、知足常乐的生活。而当许言发现自己大部分的需求都可以在家乡被满足时,也就失去了留在北京的理由。此时她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轻易地遵从大众的潮流。在乔夕辰和纪南嘉都无法离开北京的时候,许言勇敢地回到了故乡并过上了真正让自己开心的生活。
乔夕辰、纪南嘉、许言作为三个来自小城市的独生女,有着爱她们的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有条件来到北京获得“有本事,肯努力,就真能过上好日子”的机会。和许许多多的农村女性、底层女性相比,她们已经非常幸运了。和离开她们的好朋友胡晶晶相比,她们也不曾经历抑郁症的折磨和对生活的彻底绝望。因此她们经历的女性生存困境在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同时也有着特殊性,甚至和在更恶劣的环境下的女性困境相比显得不值一提。然而一部作品能描绘的群体是有限的,我们期待更多的作品能够从更多、更丰富的层面关注不同环境下的女性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