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在翻一年前写的博客。。。
所以把以前写的东西搬豆瓣上来。。。
因为我真的好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
看陈慧琳是自虐。但是为了金城武,我什么都不怕。
………………………………分割线…………………………
我在来武汉的第一天晚上看《薰衣草》。
那个穿着两只大大罐头一样的破烂鞋子的金城武,像个孩子一样抱着自己的膝盖蹲下。恩。真是好看,那真是谁都容易沉溺的鸦片。天使这样一个动辄得咎的身份,被他拿捏的怎么稳当。即便剧情依稀如E所说的苍白,即便他们的爱情也许无法推敲反复,我也可以在这种花痴心态的支撑下开开心心看完《薰衣草》。
当他蓦然回头说,我想,我是爱上你了。一边列车呼啸而过。我不敢呼吸。我怕那一刻我期待了好久的剧情像蜘蛛网一样轻易碎掉。
不喜欢陈慧琳。她的眉目太过刻意,她放肆的哭相总是很难引起我同情的欲望。那个角色本来的设计是很符合我口味的——她捏着气球穿堂而过无心侧目与这个被撇下的世界;她用泡面打发自己的基本支出不奢望于任何生理的享受;她哭的时候没有声音,如同一种自欺欺人,只有液体自顾自地下落——本是如此压抑的状态,怎找了一个面孔如此放肆浅薄盛装不下任何深入内容的演员呢。
只是。喜欢远远地看陈慧琳长长头发她穿着长长的及踝的裙子的样子。碎碎的布料都是秋天一样萧瑟的色泽。我喜欢秋色系落拓的气质。暗红。墨绿。米白。黄褐。只是清除地知道自己是演绎不了秋色系的气质,所以从来不敢涉足来汲取它们自用。只能远远观望默默喜欢。
听到别人说,已经立秋了。我忘记了,是什么时候,这句话无意间飘进我的耳朵。把我吓了一跳。
昨晚武汉想必是一场悄然而至的大雨。今早起床看见了混浊的白色天空。冰凉的空气让我的毛孔很是不适应。世界终于有了秋天的味道。学着小金的样法把自己抱起来蜷缩在凳子上。望着窗外发呆。总觉得下雨过后世界的颜色好像修复的油画一样色彩对比度上调了一大截。冷艳的风景。让我又有想买伞的冲动了。
现在用的是一把暗红色的伞。那时看完《四月物语》后一直想买红伞。买了后终于明白电影里那种别致的红色,那种介于奔放和内敛之间的气质,是现实中的粗糙的制造商们所无法掌握的艺术。已经有一根伞骨扭曲了。
后来又在屈臣氏买了一把黄色的直柄伞,让人想到蜂蜜那样的纯正的黄色。没有任何迂回地在你的视网膜上打下直烈的光谱。如同高原没有阻隔的阳光。哗得打开,很有仙风道骨的感觉。和我在深圳买的一把伞很是类似(最可惜的是被弄丢了),加之那时候打半价也就买了。后来用了一个月就坏了。
刚来武大的时候从家里带来一把赠品伞,是水草一样的绿色。事实上,水草是没有那样的颜色的,只是那种绿让人觉得柔软和纯净。虽然很喜欢,但明白那样的颜色是不适合用来做伞的面料。你会眼巴巴看着那样一种鲜活的色泽一点一点衰老。那还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武汉的气候真的很毁伞。很多艳阳高照或者大雨倾盆的时刻偏偏又狂风大作,导致可怜的伞儿们超负荷的工作终于因公负伤甚至殉职。这对于我这种有恋物癖的人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小美的《那年的情书》。一首暖秋味道的歌。回忆和秋天有很多相似的元素的吧。一种美好又呛人的感觉。燕姿的《永远》。一首冷秋味道的歌。那种低头就悄无声息地穿越,一种无奈又心疼的感觉。
开始上新东方。老师很是年轻和帅气,用他婉转的武汉口音讲逻辑悬空的笑话。我的左眼不停失态地流眼泪,右眼却逼人的冷静干涩。都和情绪无关地。我总觉得我这人协调性一定很不好,比如冬天也会一只手很温暖一只手很冰冷,两个家伙装得没有瓜葛一样。后来我就逼迫自己练习用左手刷牙。然然老师说天才是来自于普通人然后可以为了梦想有规律地做一些事情的人。摆明就是用学英语的勤奋条文来界定天才定义的嘛。不过还是有点小触动。
晚上抱着厚厚的书赶公车回寝室大约九点半。世界沦陷成黑色和橙色的世界的时候,总让我觉得自己很坚强。我把书死死抱在胸口,就可以营造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防备。公车是竟是陌生的面孔,却没有丝毫畏惧后退。一个人强硬的生活。想起那首歌。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这样的生活,世界像个过大的器皿,横冲直撞的风来来回回,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心里很多微弱的呼喊。我终于可以不用在抱怨什么什么把我的生活压制了一角,抑制了它的自如地翻飞。只是觉得好空。那种空的意识如同轻微的胃酸一样,没有必要在意,只是长久地提醒。然而我要适应它的。因为着是我最为恰当的状态。
只是。
想念。
所以把以前写的东西搬豆瓣上来。。。
因为我真的好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
看陈慧琳是自虐。但是为了金城武,我什么都不怕。
………………………………分割线…………………………
我在来武汉的第一天晚上看《薰衣草》。
那个穿着两只大大罐头一样的破烂鞋子的金城武,像个孩子一样抱着自己的膝盖蹲下。恩。真是好看,那真是谁都容易沉溺的鸦片。天使这样一个动辄得咎的身份,被他拿捏的怎么稳当。即便剧情依稀如E所说的苍白,即便他们的爱情也许无法推敲反复,我也可以在这种花痴心态的支撑下开开心心看完《薰衣草》。
当他蓦然回头说,我想,我是爱上你了。一边列车呼啸而过。我不敢呼吸。我怕那一刻我期待了好久的剧情像蜘蛛网一样轻易碎掉。
不喜欢陈慧琳。她的眉目太过刻意,她放肆的哭相总是很难引起我同情的欲望。那个角色本来的设计是很符合我口味的——她捏着气球穿堂而过无心侧目与这个被撇下的世界;她用泡面打发自己的基本支出不奢望于任何生理的享受;她哭的时候没有声音,如同一种自欺欺人,只有液体自顾自地下落——本是如此压抑的状态,怎找了一个面孔如此放肆浅薄盛装不下任何深入内容的演员呢。
只是。喜欢远远地看陈慧琳长长头发她穿着长长的及踝的裙子的样子。碎碎的布料都是秋天一样萧瑟的色泽。我喜欢秋色系落拓的气质。暗红。墨绿。米白。黄褐。只是清除地知道自己是演绎不了秋色系的气质,所以从来不敢涉足来汲取它们自用。只能远远观望默默喜欢。
听到别人说,已经立秋了。我忘记了,是什么时候,这句话无意间飘进我的耳朵。把我吓了一跳。
昨晚武汉想必是一场悄然而至的大雨。今早起床看见了混浊的白色天空。冰凉的空气让我的毛孔很是不适应。世界终于有了秋天的味道。学着小金的样法把自己抱起来蜷缩在凳子上。望着窗外发呆。总觉得下雨过后世界的颜色好像修复的油画一样色彩对比度上调了一大截。冷艳的风景。让我又有想买伞的冲动了。
现在用的是一把暗红色的伞。那时看完《四月物语》后一直想买红伞。买了后终于明白电影里那种别致的红色,那种介于奔放和内敛之间的气质,是现实中的粗糙的制造商们所无法掌握的艺术。已经有一根伞骨扭曲了。
后来又在屈臣氏买了一把黄色的直柄伞,让人想到蜂蜜那样的纯正的黄色。没有任何迂回地在你的视网膜上打下直烈的光谱。如同高原没有阻隔的阳光。哗得打开,很有仙风道骨的感觉。和我在深圳买的一把伞很是类似(最可惜的是被弄丢了),加之那时候打半价也就买了。后来用了一个月就坏了。
刚来武大的时候从家里带来一把赠品伞,是水草一样的绿色。事实上,水草是没有那样的颜色的,只是那种绿让人觉得柔软和纯净。虽然很喜欢,但明白那样的颜色是不适合用来做伞的面料。你会眼巴巴看着那样一种鲜活的色泽一点一点衰老。那还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武汉的气候真的很毁伞。很多艳阳高照或者大雨倾盆的时刻偏偏又狂风大作,导致可怜的伞儿们超负荷的工作终于因公负伤甚至殉职。这对于我这种有恋物癖的人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小美的《那年的情书》。一首暖秋味道的歌。回忆和秋天有很多相似的元素的吧。一种美好又呛人的感觉。燕姿的《永远》。一首冷秋味道的歌。那种低头就悄无声息地穿越,一种无奈又心疼的感觉。
开始上新东方。老师很是年轻和帅气,用他婉转的武汉口音讲逻辑悬空的笑话。我的左眼不停失态地流眼泪,右眼却逼人的冷静干涩。都和情绪无关地。我总觉得我这人协调性一定很不好,比如冬天也会一只手很温暖一只手很冰冷,两个家伙装得没有瓜葛一样。后来我就逼迫自己练习用左手刷牙。然然老师说天才是来自于普通人然后可以为了梦想有规律地做一些事情的人。摆明就是用学英语的勤奋条文来界定天才定义的嘛。不过还是有点小触动。
晚上抱着厚厚的书赶公车回寝室大约九点半。世界沦陷成黑色和橙色的世界的时候,总让我觉得自己很坚强。我把书死死抱在胸口,就可以营造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防备。公车是竟是陌生的面孔,却没有丝毫畏惧后退。一个人强硬的生活。想起那首歌。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这样的生活,世界像个过大的器皿,横冲直撞的风来来回回,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心里很多微弱的呼喊。我终于可以不用在抱怨什么什么把我的生活压制了一角,抑制了它的自如地翻飞。只是觉得好空。那种空的意识如同轻微的胃酸一样,没有必要在意,只是长久地提醒。然而我要适应它的。因为着是我最为恰当的状态。
只是。
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