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醒悟,现代的爱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开始看图会误以为又是普通的青春爱情电影,平心而论我并不喜欢这类叙事套路。但子枫妹妹的电影应该支持一下,加上后来看到一些影评讲到这部电影有手法上的创新,最后决定去看一看。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很特殊。我第一次觉得在电影院坐不住,想要逃离。它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故事,家长感情不和但好在双方都找好了新的伴侣,并且双方默契要在孩子高考前扮演好和睦的夫妻。陈辰,我们的主角,高考前偶然发现妈妈有外遇,跳水感冒,考场又临时决定擦掉涂好的答案,只为复读再为父母创造一年相处的机会。然而为圆谎,说自己爱上了网红郑宇星,被外界信以为真,阴差阳错产生了感情。郑宇星是同性恋,这段爱情又不可能成真。而所谓的承诺与情感,又让他们妥协,退学各奔前程。结尾强行和谐,郑宇星成了DJ,陈辰随母亲一方的家庭融洽幸福。
就情节而言,满满的套路,就是你几乎就是会想到故事是这样,这也是让人如坐针毡的原因。再其次这种蹭社会热点话题的作品,总会让人心怀芥蒂。但我想讲的,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收获。我最近在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这电影情节虽然俗套但值得玩味。
我们对爱而不得的东西会追求的愈发猛烈,陈辰的妈妈因为婆婆的阻拦反而愈战愈勇和她父亲在一起,陈辰家长和老师的作为让假戏成真。为什么呢?因为意义,平淡、普通、平凡成了我们所不想要的,波澜、色彩、曲折才是我们以为的人生。
我们看过那些xx限制了你的眼界的故事,但很少以这种高相关和具体的方式去体会。真的有人家里有矿,可以追求DJ,可以为了纯爱为所欲为,不计后果。有人可以擦掉答案,一心想着让父母复合,而可以不计前程。如果是一般人的话,恐怕要等到经济独立,恐怕要面对现实、走出小家。
世界的底色对于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我最厌恶的就是小县城灯红酒绿的街巷,它提醒我有大部分人在过着这样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会羡慕着他们过着局限但幸福的生活而不自知。学生们毕业了,走向截然不同又似曾相识的道路。青春的爱情和上一代的爱情,见证了国民心理素养的演变,有些爱情是单向的,是爱慕、是欣赏。不希望再有妥协的爱情,给下一代带去青春的困惑,家庭真正成为家庭,而不是一种中国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