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
每集结束时,带有浓郁京腔的片尾曲响起,令人心仍停在方才酥麻、心摇旌荡的剧情中。
《大宅门》中的男人,各有千秋;《大宅门》中的女人,撑起一片天地,毫不逊色。
白文氏、白景琦、白老爷子、杨九红。我最喜欢的四个人物。
白老爷子在受到大格格一事王府迫害后,不想忍这口气,忍了这口气将来就要忍别的气,但是不忍,也没有好的方法。病卧床榻之时,将家交给二奶奶白文氏掌管。
女人当家,不容易。无论家族内的三爷还是盯着百草厅的势力,都不是省油的灯。白文氏也曾想放弃了,但白老爷子就是相信白文氏的所有做法都自有其道理,无悔地将白家老号的秘方交付才撒手归西。
前面十集,最有嚼头。看白文氏为百草厅到处周旋,看白文氏为了大家庭以身作则又不乏心计与果敢,在女人壮年之时,为百草厅以后的强大,与经历战争的洗礼仍旧屹立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女人强势,男人就有的不省心。白文氏最不省心的,当属一生下来就只笑不哭的老七:白景琦。
白景琦如同混世大魔王一般,无法驯服,也不能驯服,是乱世让白景琦得以施展,是白景琦又是生长在乱世中,必然受到来自大家族的影响。
于是,白景琦和几个女人的情史,便成了《大宅门》中不可颠覆的一条亮线。
白景琦的女人,各个不同寻常。“仇家”的女儿黄春;济南府的大名人,头牌杨九红;白文氏指认的槐花填房;抱狗的丫头跃升为明媒正娶的太太香秀。
黄春和香秀,一个是白景琦情窦初开之时的首任妻子,一个是白景琦垂暮之年怜爱焕活的黄毛丫头,他为了他的女人们,他没有得不到的女人们,张扬着爱意,女人们是欲擒故纵的,是喜欢这样调情,是服从的。但要说白景琦真的对她们有很多爱吗?就也未必见得。张扬与无处施张并不矛盾,张扬只是无从施张与寄托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与杨九红,也始终没能离开一眼爱极而不知爱为何物的境地。
那么能固定下来的爱便是真的爱吗?亦不可此间断言。每个人对爱的需要、形式、理解、偏好与能力都不同。万物自有其规律,不必强求。不必强求。
其实,在白景琦之妹白玉婷身上,能够感受到七爷对爱情的理解,在所有人认为白玉婷要跟照片结婚是疯了时,七爷最能体会这种心思,白玉婷对万筱菊的爱,不是得到,而是感受。感受也不是感受万筱菊对她的爱,毕竟万都不知情。感受的,是自己对万筱菊的爱。你若问,值吗?有一种超越现实层面的爱,是无需芥蒂能够实际阻碍爱意的一切行动的。白景琦对黄春和香秀,乃至杨九红,都是一种得到的爱。或许,那个年代的女人并没有能在男人,在大家族中活出自我,即使强悍如白文氏,也对杨九红看得清楚,你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我说,是女人也最了解女人。
白文氏铿锵半生,弥留之际遗愿唯独不许杨九红戴孝,杨九红的女儿白佳莉从小唾弃她这个母亲,最后杨九红亦如当初将白佳莉的孩子抱走,我们不得而知有多少是夸张有多少是写实。传奇如杨九红,我们不去看她执意嫁入大宅门的动机,而看她为这个家做了什么。拿钱赎白敬业,乔装出门办药,白文氏自始至终没正眼看过一下杨九红,那这大宅门的人又高贵到哪里去呢?大宅门里的女性,大宅门也是梦幻泡影。活在这世间,已经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只有感受,唯有感受。
《大宅门》是一部正剧,他正在始终讲给我们,不要得罪小人,唯有心怀善念,积德行善。而白老三到了最后的大烟膏子就酒,小命立刻没有,也尘埃落定了一位血肉丰满的封建大家族老爷形象的可憎可爱与可怜所在。
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能够流传,不曾过时,还是因为,这样的家族故事,超越时间,正在上演。
写在《大宅门》一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