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形象从本片开始”? 我不敢苟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评论里,甚至很多地方介绍这部短片的时候,都提到“流浪汉形象正式确立”,或类似说法。我不太认同,这里讨论一下,并讨论下这部电影中的一些有趣情节。
流浪汉的形象从卓别林开始拍短片的很早期就已经确立了,或者说频繁出现在荧幕上了。最开始在《威尼斯儿童赛车》这部短剧中,卓别林就穿个肥腰大裤,在镜头前换来换去,频繁“抢镜”。
在《卓别林传》这部讲述卓别林的人物传记电影中,对这段的表述是,他到了启斯东(Keystone电影制片厂),第一次上台前,去服装间,就好像有某种灵感,某种魔力一样,将他吸引到了肥腰裤子,大头皮鞋,高礼帽,藤条手杖面前。此后,在Keystone每两周一部的频繁上映的短片中,卓别林更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流浪汉的形象。
要说这部短剧“确立了流浪汉形象”,倒是有几条可以用来过分解读以作支撑的论据。首先,短剧的名字就叫《流浪汉》(The Tramp),
就好像在官宣这部电影敲定了流浪汉的形象,基调,甚至情感与遭遇。其次,在片头,卓别林躲避过往车辆的镜头中,卓别林也通过摔倒,打扫自己身上的灰尘,把肥腰裤子拽来拽去,滑稽躬身打扫屁股处的灰尘等方式向观众全方位展示了这位流浪汉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他外套背后的两个窟窿,是非常体现其流浪汉身份的卑微象征。最后,历史上是否在这个时候官宣了卓别林荧幕形象的敲定,也是无从考证的,不可说其有,也不可说其无。 但以上种种,甚至都不如他在很多短剧中所表现出的流浪汉阶级的对于现实的无奈,更能体现其流浪汉的内涵,就像这部短剧。 这部短剧前后呼应,流浪汉的奔波生活作为开始,因见义勇为得到一份工作,最后又因爱而不得回归流浪生活。剧情比较完整,体现了底层人民难以改变自身命运的客观现实。 卓别林总是在剧中表达底层人民对爱情的渴望,如《梅布尔的婚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男女对于婚姻的不同态度,这部剧里又一次通过这种微妙的情感反映了人性的现实。一方面,农场主的女儿与卓别林身份迥异,终究难和卓别林这种底层人民共度余生。另一方面,卓别林误将女孩的好意当做爱情,
甚至以为自己得到了,那种优越和傲慢的表情写在脸上,不再努力付出。这恰似当今社会一些不健康的情感,结婚了就丧偶了,好像终于把姑娘骗到手了。但是,当上流社会的男人出现在卓别林面前,且不说是否和农场主女儿有爱情,卓别林都意识到他这种虚无缥缈的情感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只有当优秀的人出现的时候,才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醒了还在美梦中的卓别林。所以在片末尾,卓别林惆怅之后加快脚步离开了,他早已经接受了这种社会赋予底层人民的现实。 从影片拍摄的角度和情节细节的构建,都难以说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很多人都注意到农场主在二楼窗口朝远方开枪,打的是就在一楼窗口的强盗,这明显是剪辑编排不合理了。情节上,对于好心收留他的农场主,也充满调侃和报复,也稍显不合理。 但从整体所表达的流浪汉的遭遇来讲,却是极其深刻的。作为流浪汉的卓别林,行为上偷鸡摸狗,但又注意礼仪细节,心理上想要与坏人同流合污,但最后却见义勇为。虽然付出了很多,但终究爱而不得,回到了流浪的路上,这种现实的无奈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短剧可谓具有一定内涵的佳作,值得观赏。
影评人: Movi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