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主义就是浪漫主义,也是大无畏精神的真谛。
风雨百年砥柱人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一次,李大钊以有血有肉的荧幕形象把历史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导演现场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把李大钊拍出来,可能对这位中国革命先锋的认知,只能停留在需要考试背诵的历史知识里。而在枯燥乏味的文字里你是无法深切感受当时中国所深陷的苦难、人民底层的不易与中国先驱、第一批有识之士的艰苦斗争。而电影就有这种魅力,这一次,影片通过李大钊先生行刑24小时前的心理状态、行动状态,穿插着与家人的温暖时光、带领学生斗争等历史活动,生动呈现出李大钊为革命舍生取义的高光时刻!在影片中,有一场李大钊带领学生进行抗议游行的戏,面对镇压者的长枪短炮,能勇敢站在枪口面前,我甚至觉得,这种在当下对极大几率会产生“无差别死亡”的无畏精神比他站上绞刑台的勇气更让我佩服!这当中还有白客饰演的一名小市民,在饱腹和共情之间,选择了后者,电影也是从这一点来放大李大钊先生的个人魅力!我们都知道,革命需要牺牲,革命需要流血!但这个人为什么是他呢?而如果是你,又站在哪里呢?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作为青年的你,是否有无悔青春的时刻?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