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人

我上上周用两天时间刷完了这部讲抗美援朝的《战火熔炉》,心情一直在激荡和感动里无法自拔。
这部剧看过的人巨少,可能因为目前全网无在线资源的缘故,豆瓣标记只有4k多人看过,打分目前是8.6。
主演是付辛博。
我晓得很多人看到主演名字就自动退出了,可依然想用力的安利一下,真的很精彩。
男主设置很巧妙,是个还没有完成思想改造的国民党坦克兵战俘,机缘巧合被拉去四连当了通信员——四连是他投降前最后一战的对手,他操纵坦克杀了四连至少六个士兵。
按剧里的台词,“要不是他年纪小,妥妥能算战犯。”
是血仇,又在抗美援朝背景下成为战友。
男主十六岁从兵,跟美军合作过,通英语,了解美军装备和作战方法,对志愿军简陋的装备和不屈的精神十分不适应。
最开始是,“你们”和“我”。
到最后是,“我们一起”。
有一句台词我一直印象深刻,说“战场就是一个大熔炉,你一百来斤的体重塞进去,出来必须是块钢!”
那是对一个文兵团的小号手说的。
和平年代才配谈艺术,战火绵延时的艺术……并不比一把枪更有用。
看着那个小号手最后扔下了曾视作性命与一生追求的小号,转而扛起了那把枪向敌人发出怒吼时,真的没有办法不咒骂掀起战争的罪魁祸首。
剧里对指导员的刻画很好,对集体讨论战术-少数服从多数-令必行的还原都很好,也有苦中作乐,也有痛不欲生,也有牺牲与鲜血,也有看着每一个鲜活生命倒下时的冲击和战争后城市的荒芜画面。
和平多不易,和平多珍贵。
生命多脆弱,生命多伟大。
剧里解释了为什么要打这一仗,解释了这一仗我们的付出,解释了每一个平凡日子背后是谁在支撑。
最可爱的人,永不过时。
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我转的这一段,配上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节选文字,跟着因为受伤被送回国内的男主感受军民一体,大家对志愿军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护的情绪,真的很轻易就可以落泪。
这是男主作为军人的一次重大的思想改造,来自切身体验,超越一切言语教育,那些拳拳热爱,是最质朴又最温柔最高级的奖章啊。
现今每一天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日子,都是先烈们浴血得来,他们值得被永远铭记,永远敬仰。
而他们,在那时,都还那么年轻。
战火熔炉,真的值得一看。
最可爱的人,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