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访客》人物解析及解密 这个家远不像你看上去那样简单(包含大量剧透请谨慎食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秘密访客》人物心理解析
秘密访客我刷了两遍,看完第一遍时觉得朦朦胧胧,对很多人物的心理和行为无法理解,也做了不少错误的推断。和朋友也讨论了许久以及看了陈正道导演的访谈后果断二刷,第二遍对这部电影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当然,仍旧觉得自己解析不够深刻,毕竟它值得细细品读。如有谬误,尽请指正。 导演陈正道说,“我希望观众走进每一个角色身边,感受他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恐惧与秘密。”确实如此,每一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立场和秘密,值得细细品味。 一家人衣服的结构和房子的结构是呼应的,全片依赖质感和细节来堆积一家四口的衣服,工整精细的剪裁,没有多一丝装饰,连花都插得对称。豪华而阴暗的房子,打造了一个旋转型楼梯,这是一个极多死角的房子,房子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于困樵—一个孤儿,这种囚禁在四年里给他带来一个大的恐惧感之后,还有一种家庭的幸福感,对爱的一中渴望。所以在楚瞳通过装神弄鬼以期唤醒他的愧疚迫使他离开自首后,他仍然选择继续留在那个阴暗的地下室。汪父让他陪楚瞳一起外出写生,其实是对楚瞳的挑战,汪父已发现楚瞳想要救赎他的心思,但他明白现在即使不囚禁于困樵的身体,他的心也不会选择离开。如他所料,走出了不久,于困樵就同楚瞳提出走了太远了,回去太迟汪先生会生气的。面对楚瞳“那场车祸你一点都不记得了吗,你真的一点都没有责任吗”这样的质问,他选择了逃避,争执中吐出了惊人之言,这个家的母亲,根本不是楚瞳的母亲,而是同为车祸受害者班长路路的母亲。 这里就暗示出他已经发现了这个家的端倪,绝对权威的汪父,同为车祸受害者班长路路的母亲,恳求他下车系鞋带的间接导致车祸的陈小奇,以及汪父前妻晓雪的女儿汪楚瞳。拼凑出了一个诡异的四口之家。他到底是何时发现这个秘密的,也许是在楚瞳和路路母亲刺激他回忆起后,也许是更早,在他醒来之后走上楼梯听到扮演思琪父母的演员说要杀了他的对话时,他摸了摸自己的嘴角并且看了自己的指甲,那是影片中花了大量镜头表现汪父为了做戏给他看的部分。再者,他在警局自首的时候,在纠正女警四年的时候,说三年的语气波澜不惊,暗示了他早已发现汪父布下的局,早在他醒来之时,他就配合汪父演了一出被囚禁者的大戏(他不得不这样做,在汪父的地下室中醒来,不了解汪父的动机下只能暂时去配合他)。这也解释了他最后不追究汪父的责任,热泪盈眶的跑回了那个囚禁了三年的家的举动。他享受着家虚假的温情,他不想过着再开车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他从来没有背叛过父亲,面对女儿的示好,母亲的试探,他都表现出,我只忠于父亲。他曾两次对楚瞳说,“你知不知道,你有这样一个家,多幸福呀。”
汪父 热爱摄影,但他的家庭却不允许他有选择热爱的自由,断了他的开支逼迫他回来继承家业,他只拥有自己同于困樵那段对话中:“在限制范围的自由”。他的挚爱roy,也在他们分开后不久离开人世,他悲痛交加,选择了骗婚,利用了默默爱着他的晓雪,借她的肚子生下了roy的孩子,这里可以试想,为何晓雪同意做试管婴儿,只有他欺骗晓雪他不孕不育才能让晓雪信服,做手术的主治医师也提及,“这次就汪先生您一个人来吗”,暗指他上次同roy来过,同性恋冷冻精子,必然早就存了骗婚的想法。晓雪生下的孩子是灰色的眼睛,她猜到了这场骗局的真相,心死如灰选择了上吊自杀。这个家里所有的女人照片全都是悬空的,以及那张多次出现四双足的照片,都暗示了上吊自杀晓雪的结局。 当他最爱的人和最爱他的人给他留下的唯一在车祸中死去之后,他眼中的凶手在他庞大的金钱和权势威压下仍被判无罪。他奔溃了,他想报复于困樵。他明白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不是让他死,而是把自己所受的苦痛和痛苦让另外一个人知道。而于困樵是一个孤儿,他没有家也没有儿子,生活一团糟,对于一个父亲的角色来说,于困樵无法感受到他的痛苦。而对于汪父来说,他人生中最大的痛苦,是被家庭困住,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和生活。于困樵,没有家没有亲人,ok给他组建一个家,让他拥有亲人,感受家庭的温暖,于困樵曾向汪父举杯,感谢您把我当作家人。利用这种温情的报复,让他一直被甘愿囚禁在那个昏暗的地下室里,放他走,他自己也会回到那个幽暗的地下室。 有的时候爱和禁锢是一体两面的,汪父对于困樵的感情是很复杂的,除了恨于困樵以外,也觉得于困樵陪伴他走过了寂寞孤独的日子,所以在影片第一段喝酒的那场戏,他俩对视的眼神,相当特别。而他给司机在这个家的角色定位,正是roy这个角色,他的甜蜜家庭,有贤惠貌美的妻子,儿女双全,还有一个地下室的男人,不会逃走,相较于摄影伙伴的不告而别,甘愿困在这个家里的情人。 所以在电影的最后,这个由他拼凑出来的家已经撕去了最后一层遮羞布时,所有的事情都被捅破时,他仍执迷着,“只要我活着的一天,我就会把这个家,一直维护下去”,把于困樵一直困在这个家中。楚瞳曾说,“他是那种会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人。”警察在天台上问过,“虽然于困樵声称,你们从来没有限制过他的人生自由,但是你呢,你当真一点都没有,想要非法禁锢于困樵的念头?”汪父没有回答。答案是肯定的。
楚瞳 一个从从小未受关注的孩子,在楚祺在时,就默默的躲在墙后看着父亲细致的教弟弟摄影,弟弟离开时,在书房外偷听父亲哭的撕心裂肺,所有亲人都走的父亲仍然没有把目光放在她的身上,她多了一个替身弟弟,父亲对于她的画作漠不关心,对于弟弟的小号学习却细致询问。她不爱这个冒牌弟弟,甚至有点鄙夷,她认为,楚祺的死,那辆校车上所有霸凌陈小奇的人的死,都是他希望看到的。在这个家里,他只是个演员罢了,这个演员却拥有着自己从未拥有过的父亲的关爱。 对于于困樵的感情是复杂的,父亲对她漠不关心,但于困樵却教她画画,夸奖她有天赋,鼓励她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她在于困樵身上感受到了缺失的关爱与温情。在去找于困樵时,她脱下了校服外套,对着镜子里打量自己,这是小女生去见自己的爱人才有的姿态。在于困樵地下室的从床上,她摆出了经典的洛丽塔引诱继父的动作,这里可能是来自导演的暗示:她对于困樵有恋父情结。 她通过装梦游带于困樵回忆车祸的细节和运用偷藏的网球装鬼来吓唬和诬蔑他种种行为,是为了刺激他的愧疚心,让他自首,他就会发现,法律已判他无罪,他是自由的。外出写生时,她也曾对于困樵说,我们一起走吧,离开这个家。但于困樵不离开了,他沉溺于汪父拼凑的甜蜜的家中,不想再颠沛流离,开车度日,被人欺辱。 她对于困樵失望了,原以为他只是害怕,没想到他是逃避,她永远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在最后的晚餐上,汪父扬言要永远把这个家维持下去,但她已经不想继续这岌岌可危的家了,她爱着汪父,也爱着于困樵,那一刀,是对汪父的救赎,同时也是在刺激于困樵的罪恶感,逼他自首,还给他自由,还给这个家自由。 最后在监狱中,她第一次愿意听弟弟给她吹小号,在这个家中,父亲的父亲不让他学摄影,父亲不看她的画,上一辈的家是束缚,而弟弟仅仅是想给她吹小号,她接受了,认真的听完,他们达到和解。弟弟吹完小号很紧张,当姐姐笑了他才笑。我们人生中第一个自我实现,是来自家庭的认可。家庭的包容与理解,从姐姐愿意听完弟弟吹的一支小号开始。姐姐最后说,“家应该是可以保护我们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是那个保护家的人。上一代的错误不应该一直影响我们,我们重新开始吧。”这里是秘密访客灰调中少有明调的部分,也是导演想给下一代温暖的祈愿。 汪太太 她是一个靠着孩子抚养费生存下去的女人,她的生存手段是不光彩的。但不可否认她是一个好母亲,做的一手拿手好菜,温柔贤惠,把女儿培养的正直勇敢:在那次家长会上,路路勇敢说出实情,替于困樵主持了公道,在公交车上看到被楚祺霸凌的陈小奇时投去了担忧的眼神。 失去女儿,对每一个母亲都是难言的痛。同时,为了生计,她要继续寻找下家,面对汪父的邀约,她积极赴约,在餐厅外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她不禁红了眼眶。所以在汪父提出,“你还愿意做一个母亲吗”,她没有理由拒绝。 被明媒正娶是需要代价的,从她被迫打胎大概可以猜想,她的代价,就是扮演好这个家母亲的角色,在这部影片中,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她的名字,她一直已汪太太的身份活在这个家中。她做清蒸银鲳鱼把勺子插进鲳鱼腹部撑开,暗示这个家内部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在鲳鱼上桌时闻到腥味呕吐是因为她出轨怀孕了,也暗示着她偷腥的事实。她做的八宝鸭,需要掏空内脏拆散骨架填入别的食材,暗示这个家内部已经重组。 她是除了于困樵之外少数关心楚瞳的人,她怀孕了,想逃离这个畸形的家,但她又放不下楚瞳一个人在这个家中,她对楚瞳的爱是真心的。也正是为了楚瞳,她在那晚对话后选择留下来继续隐忍。 被迫打胎后,她想离开这个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她装神弄鬼想,刺激于困樵回忆起她的女儿,想激起她的愧疚感去自首,佯装她被于困樵伤害,逼迫汪父解散这个家。同时,她也被楚瞳所利用,楚瞳将书房密码写在她手上,她知晓了汪父的一切秘密,他是个同性恋,利用前妻生了他爱人的孩子。而她自己,也是个是一个被用来报复于困樵的棋子,她砸了书房里的一切,想逼汪父解散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汪楚祺 也就是陈小奇,和汪父一样,他是这个家的忠诚捍卫者。不允许任何人背叛他,背叛爸爸,背叛这个来之不易的家。他屡次破坏楚瞳刺激于困樵。即使那场车祸时司机为了给他解围,亦救了他。但这个司机仍会让他时不时回忆起那些被霸凌的日子。只有依附汪父,才能同楚祺一样高高在上,没有人敢欺辱他。他的忘义,也许时汪楚瞳厌恶他的原因。 他讨好姐姐,缠着姐姐,想给姐姐吹小号听,想和姐姐成为真正的一家人。但姐姐总是去找于困樵,因此他更加厌恶这个外人,他曾对姐姐说,“那个杀人犯就应该被反锁在地下室,活活饿死。”
正如导演陈正道所说,秘密不是重点,伤痕才是重点。
电影反映的伤痕大抵是:家应是温暖的风港,而不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家的本质,是互相理解,彼此包容。
这是笔者第一次在豆瓣写影评,确实是认为秘密访客是一部好电影,想把这些浅薄之见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去客观的看待这部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