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多年前看过的一部剧,当时真的被刘涛的颜值和演技惊住了,周娥皇和花蕊夫人两个女人都是她饰演的,但却是不一样的感觉。
1.周娥皇
周娥皇,与赵匡胤在小酒馆中初遇,英姿飒爽,将两壶酒一饮而尽,舞姿婀娜动人,显得是那么明媚姣好。 她和赵匡胤,在湖边嬉笑打闹,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发乎情而止于礼,更有知遇之恩。就这样,一生情缘就此注定。 应邀入宫,佳节错别,水边濯足,坊中合鸣,皇子的倾心,怎么能逃得了? 的确,赵匡胤可以带走周娥皇,可周娥皇能撇下全家跟他走呢?一个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自己而活,便注定了从此以后只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周娥皇和李煜,十年的夫妻相伴、琴瑟和鸣,依旧敌不过对旧人的猜疑。丈夫变心、妹妹背叛、母亲伤害、幼子早夭,一代佳人年仅29岁便香消玉殒。 从此,周娥皇便是一株虞美人,不过不是李煜的,而是赵匡胤的。 赵匡胤从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坐到闻名天下的宋太祖,就像他的弟弟赵光义所说,“以兄长今时今日之地位,想要什么样的女子得不到,何苦依旧痴迷周娥皇?”可赵光义不是赵匡胤,他不懂兄长对周娥皇的爱恋与思慕。赵匡胤亲手终结了那个乱世,赢得了天下,却赢不到周娥皇的心。最后他只能将自己对周娥皇的爱,寄托在一幅画像上,想她的时候就对那幅画像说说话。甚至因为顾及周娥皇,赵匡胤在攻打南唐的问题上总是犹豫不决。
想起张卫健唱的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赢尽了天下,却输了她”。这句歌词用来形容赵匡胤再合适不过,周娥皇是他的白月光、朱砂痣,是他终其一生也得不到的挚爱,哪怕他可以赢尽天下与江山。
周娥皇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赢得了一代“宋祖”赵匡胤的真心爱恋与苦苦思恋。
李煜是文人,按理来说文人最是重情,辜负了周娥皇;赵匡胤是武人,按理来说武人最是无情,但他却做到了一生只爱周娥皇。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不知道周娥皇会不会抛下一切选择赵匡胤呢? 2.花蕊夫人 与周娥皇相比,花蕊夫人在历史上无准确的名讳留世,也无详细的生平记载,只是留在传奇里一个似有似无的名字,几段让人唏嘘的典故,就算是诗名也是同另外几位花蕊夫人相争了数千年。在蜀中的日子,花蕊夫人也的确恩宠在身,过了好几年尊贵享乐的日子,也成就了她的才名和艳名,但是自后蜀降随孟昶入宋之后,便是一路的悲剧。
周娥皇至少与丈夫李煜有过十数年的恩爱时光,得到过毛主席笔下的“唐宗宋祖”中“宋祖”赵匡胤的一世爱恋,死后也一直被人念念不忘。可花蕊夫人呢?自己的丈夫贪生怕死最后却死于非命,赵匡胤口口声声的说“你与她不同”,但却是因为花蕊夫人的形貌体态酷似自己一生不可得的挚爱周娥皇才喜欢上她的,赵匡胤这一生只爱过周娥皇一个人,他对花蕊夫人不过是喜欢,至多有一点怜惜罢了。同时还有一个垂涎美色、禽兽不如的赵光义。花蕊夫人纵然拥有绝世娇容、惊世才情,可她到底也只是周娥皇的一个替身,甚至因为她的容貌和才华横遭祸事。
所以,在赵光义射死她的时候,她躺在赵匡胤的怀里笑了笑,那是解脱的笑容。 花蕊夫人还像是与赵匡胤初识的周娥皇,有胆识也有气节,是一个勇敢的女子。作为亡国之君的妃子,她傲然赢出那首传诵千古的《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也许她这一生只有吟诗的时候,才是真真正正地做了一回自己。前半生她是亡国之君孟昶的妃子;后半生她是赵匡胤挚爱周娥皇的替身。
如果一切可以选择,想必花蕊夫人不会希望自己酷似周娥皇了吧?
其实,在那个万般不由人的乱世,哪怕是帝王将相也未必能事事自主。只不过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