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婚纱先行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还挺好看啊,各种八卦内幕后台故事,找专家还原当时的衣服,妆容,实物,音乐,BBC真是认真,舍得花功夫,不知道人家这预算是否hold住啊,光一个蛋糕的重量就300磅,当年这场婚礼的预算在上百万英镑。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夏洛特公主因为难产而死的故事,这位公主是当时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跟她同辈的很多但是都是私生的,而且这位公主人气很高。继承人没了,维多利亚的妈妈怀上她就是为了补这个空的。为了保证这孩子的存活率,从小那是严格注意安全,没有人扶着不能下楼梯。这也导致了女王和母亲的关系极为紧张,死前都没能修复。 这俩是相亲,从他们还是小朋友的时候,两边的家长就想好了。但是第一次相亲没有成功,女王根本没看上这个,当时王子整个使团都在闹肚子。接下来各路人马出手都想赢得女王的芳心,甚至俄罗斯的王子都加入了而且女王还挺喜欢,最后被王子爸爸叫回去了。女王登基的时候只有18岁,脾气还是有点火爆的。出了两件丑闻,被媒体大肆报道。一件是她怀疑宫廷的女官被John Conroy性侵怀孕,追查到底,大肆张扬,结果发现是一场误会,这位女官是得了癌症,而且当年就去世了。首相还让女王去女官的病床前道歉。此事被媒体报道后,有民众砸皇宫的玻璃表示不满。为啥女王这么恨这个Conroy, 她认为这个人一直在影响她的母亲,而且此人还趁她病重赶走了她的医生,还想强迫她签署文件。第二件是新的内阁是Tory党,女王仰仗的Lord Melbourne下台,新首相Robert Peel要求女王减少手下跟Whig党有关的女官。哈哈哈,真是一切都跟政治有关啊。女王那发脾气说不行,还跺脚。新首相说那我辞职了,女王想我不怕。但是这个事情被媒体报导,就成了女王干涉议会正常运行,皇室形象又受到打击。所以Melbourne迫切需要给女王找一个丈夫,一个能引导她的人。片子里面说这位首相也喜欢女王,这俩年纪差别太大了吧,还是演员的问题,话说女王的演员真是太合适了啊。 在第一次见面之后的三年,Albert和自己的哥哥又一次来到了英国,这一次不错,女王二见钟情,女王在日记里表达了自己欣喜的心情,总之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帅。挺好,丈夫有了,接下来就是仪式了。首相这次要精心策划一切,完全不能出错,因为十八个月之前的那次加冠礼实在错的离谱。典礼长达4.5个小时没有给女王安排厕所。有位年老的来宾行礼的时候竟然向后摔倒,女王竟然站起来帮忙。主持仪式的人竟然跳过了其中一页的解说词。女王的戒指是错的。哈哈哈,各种错误。 关于音乐,这位Albert本身多才多艺,在音乐上也很有造诣,请的音乐人一开始认为这位王子肯定得参与编订自己婚礼的音乐,去请教了档案馆,管理员解释说,你想多了,这是英国女王和一个外国王子的婚礼,这位王子不需要干什么。哈哈哈,当时的小报还把这位王子画成德国一个香肠店店主,关门到英国来结婚,准备占英国的便宜。议会给Albert一个低年金,女王还因此生气,不想请Lord Wellington来婚礼。 关于衣服。结婚的新郎得有个官职最好还是比较高等级的才镇得住场子,婚礼前几天,将军的职位才批下来,然后就是24小时高级定制赶工制作新郎军装礼服。女王的衣服重点来了,在这之前,新娘的礼服从来没有是白色的,这是头一回,他们是想以此转变对王室的印象。女王本人非常喜欢蕾丝,而且这些材料都是从本国采购的,支持英国本土产业。节目组走访了当时生产蕾丝的村子,最后问这个样式还有吗?说都烧了,女王不想让这个样式外传。哈哈哈,各国帝王都喜欢这么干啊,修个坟墓完工就要杀工人,这个好歹只是烧个图样。十二位伴娘也是一样的白色礼服加白色玫瑰,另外新郎曾经要求十二位姑娘都要来自非常清白的家庭,就是父母双方都道德感比较高的那种,女王觉得没有必要,首相认可女王,说明小夫妻在道德标准上不太一样,这也是日后冲突的一部分。 关于吃的,女王的时代大家都爱甜食,女王本人尤其喜欢。婚后她很快就发现自己胖了,她去问首相,怎么才能控制体重,首相说你得饿的时候才能吃,女王说那我一整天都觉得饿啊。我觉得这个首相的活好像不太好干啊,怎么啥都得管着。 关于婚礼地点和宣传。这是一场挽救王室形象的行动,婚礼之前,首相就在媒体上放出婚礼的行程,各种消息,调动了全国人民的好奇心。女王当天前往教堂的路上有个公园,当年公园的树上都是人,还偶尔有人掉下来。举办婚礼的教堂很小,过道很窄,这样所有人都能近距离的看到女王。裙子有点短,十二位伴娘离的非常近经常擦脚。不喜欢母亲,就把自己妈的座位安排在视线室外。最喜欢的家庭教师时时都可以看到,不过这位家庭教师两年后就把女王丈夫赶走了。代替女王父亲出现的是女王最喜欢的叔叔Sussex公爵,他死后没有继承人,这个称号就暂时搁置,直到凯特王妃这对新皇室夫妇出现重新启用。 两人的婚姻持续了21年,女王丈夫42岁英年早逝,从此女王都是穿丧服了。从花季少女到白发老人,这是她一生真爱,成就皇室爱情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