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的最后一秒,我见到了许多张脸

先说评价,觉得豆瓣评分低了,我可以给到七分,虽然感情线拖沓了点,但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本身也不是个主打爱情的文艺片,作为一部正统动作片,他的情节合理、细节到位,演员卖力,特效和场面镜头下了功夫,应该不只6分的及格分。
我对动作片镜头的分析审美实在弱鸡,除了看着他们被火浪拍打撞击在各种钢筋水泥上头破血流觉得好痛以外没能有太多其他的感受。
我不喜欢看惊悚片和流血动作片的原因就是血腥镜头会让我感同身受地觉得疼痛,鸡皮疙瘩会起来的不适感会让我对电影的感官不好。
所以抛开动作画面和镜头来看这部电影的情感内核,它的节奏确实有点慢,故事战线拉得很长,把人物塑造的很丰满也有点啰嗦,如果不是和哥哥一起看的,我应该会选择1.25-2倍速切换观看。
对比中国和外国的动作片,聚焦的人物有挺明显的不同,外国动作片更多是犯罪无敌,而中国动作片主角不仅带着凛然正气,还带着五险一金和国家编制。
这对塑造人物个人有利有弊,过于光伟正的形象难免有点平面,在情感戏上就显得有点尴尬和别扭。
家国情怀英雄气概和小情小爱很多时候确实是要取舍的,想到蔡锷将军将军的话说,七尺之躯,已许国、难再许卿。要将大爱小爱融合,在取舍的时候刻画得细腻,不仅考验编剧对剧情的设置,还考验导演的艺术功底。
林超贤先生在这方面明显有点欠缺,彭于晏作为新生代明星里气质非常符合林超贤电影的动作片演员,在情感线的把握上其实并不浅薄,参考《听说》,挺可惜这部片子里也可能是演员的化学反应不够和辛芷蕾完全一点火花都没有,乡村爱情故事都比他们浪漫。
抛弃硬加入的爱情线,这部剧我给到七分的原因除了场面用心的动作戏部分,更多是在配角小男孩身上。
先吐槽一句导演真的很喜欢强行让电影里的男生露屁股蛋子,除了铁门槛和彭于晏连小朋友都不放过。
小朋友在电影里的角色天真可爱,就是他的好朋友选角设定上有点带资入组的感觉,不太喜欢,高奕聪给爸爸奖励鸡腿、哭着让爸爸不要上班、最后在病床上说“大英雄,你要回来哟。”的三个镜头是我全剧最喜欢的三个镜头。
作为全国不过300人的高危职业,不少人选择离开。他们拼死拼活想要救每一个人,但也有恐惧,面对天灾人祸无能为力会让人有自责和内疚,电影没有刻画好有点可惜,那些离开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而那些原因,不应该仅仅是恐惧而已。
选择踏上这条路,他们的放弃有我们值得尊敬的挣扎。
电影结束后我在想,铁门槛的死其实是个很动人的情节,电影没有贯穿好有点可惜,其实如果聚焦在两个救援英雄上,干脆点删掉莫须有的感情戏,或许会更好看。
如果选择诠释一个职业一个人物,就真诚点。
不要觉得观众会买票的电影一定得有女主角,同时,也不要狭隘地认为女性角色的设定只是为了承担一个爱情戏,女性的力量不是只有哭着担心自己心爱的人。辛芷蕾驾驶飞机吹开燃火油料的戏份比她哭着说我自己去救高谦的戏份精彩一百万倍。
人类的感情是富饶丰盛的,不是只有爱情值得刻画描写。
高谦45度仰望天空愤恨命运不公的时候,可以想到的是那个挥手让自己离开的兄弟。
我有故人抱剑去、斩尽春风仍未归。
我们的生命里有太多对我们重要的人,他们不是我们的恋人。
那个斩尽春风的大英雄,没有回来,他可以活在很多人心里,最重要的地方。
灵魂离开肉体的最后一秒,我们会见到自己最重要的人,我在想,为什么只能是唯一的一个人呢?
毕竟这世界、不分伯仲的伟大感情有那么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