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安娜與安娜》中一雙女主角的人生選擇不會那麼單一

對林愛華導演的《安娜與安娜》,印象要深於《尋找周傑倫》,所以顛倒下次序,先寫前者,反正本來也不是按照拍攝時間順序來寫的。一直以來對於林嘉欣的印象很好,她不能說非常漂亮,但足夠特別,特別是嚴肅時可以極為嚴肅,但一笑起來,就好象剛才的嚴肅都是旁觀者的幻覺罷了。於是她應該比李心潔更適合演驚悚電影,因為讓人捉摸不透,包括下一秒她的表情與情緒,到底是狠,還是笑……當然,除了驚悚類型,她也很“文藝”,比如在《男人四十》裏,她可以這一秒是男人的天堂,下一秒就是地獄,而這種“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本事,在她這邊,就如同第二本能,根本不需要演。
《安娜與安娜》不同於《12夜》,應該也跟《尋找周傑倫》不同,不同之處在於,它似乎有幾個再明顯不過的類型片範本,但林愛華導演偏偏很“任性”的,不往那幾個常規方向走,她自然想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步伐與節奏,不走之前的“夜”路,也不走追星之路,但那究竟是條什麼路呢?
雖然《尋找周傑倫》已經是林導作為導演跟內地的合作,但《安娜與安娜》可能在理念上是更進一步。一般香港導演處理有內地元素的題材,無非就幾種,一種如同早年嚴浩和許鞍華的方法,就是除了一些攝影鏡頭與節奏處理之外,你看不出是香港導演的作品,完全內地化,另外一種就是自帶香港視角,包括編導與演員,講香港人到內地的故事,當然這麼處理的話,很難避免有一種兩地比較的感覺,甚至是一種本無可厚非的“優越感”。除此之外,就是雖然演員中有香港,也有內地的,但不強調背景與身份,就是兩個或多個中國人之間發生的電影故事……
想來林導對以上這些處理,都不會太有感覺,也感到頗多約束,因為一旦被身份與地域套住之後,很多事很多話,就不好弄了,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於是乎,一個有點出人意表,當然也是情理之中的概念,應該就此出現在林導的腦海中,如果一個主角既是內地,又是非內地的話,那是否就解決了以上問題的困擾?但這個主角不能單單是從內地出來,然後“衣錦還鄉”,這樣的話,雖然這人老家是內地的,但還是不免會帶來一種避不開的外來視角,抑或兩人是孿生姐妹,問題也還是一樣的。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就只能是一個主角,兩個分身,一個堅守在內地,另一個當年出走到非內地,比如新加坡……
這其實本質上是兩種故事類型的範本,一種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機遇之歌》,就是一個主角在同一時刻不同種選擇後的結果,但《安》與之的區別在於,《安》聚集的不是選擇的那一刻,而是選擇很久之後的時間點,而且是讓做不同選擇後的雙版主角碰到了一處;而另一種就是王子與貧兒的故事,雖然我上文說,林導應該努力避免將內地與“外地”比較,從而產生一種側重與偏頗,但避得了初一,避不了十五,當兩版的女主角相遇之後,接下來兩人還能發生什麼呢?雖然各自的結果已經發生,這不是一個“超現實”關於對抗時間的故事,但後續卻只能是人工的改變既定命運,於是王子與貧兒交換身份的戲碼,不管是三天,還是更長的時間,都勢必只能這麼“按部就班”的上演了……
一般情況下,行文至此,我都會開始寫“我的設想是這樣”,但這篇我不想馬上這麼直接和冒昧,當然不是因為我“良心發現”:(而是由於林愛華導演處理《安娜與安娜》時,已經極簡的方式,就如同安娜到上海公司做事,整個公司就交待了男秘書一個人,而後來她去歐揚家吃飯,他父母也就短短一場戲,也就是說,除了一對女主角,以及一個老公和一個男友外,可以省略的角色與戲份,全都省略掉了……基於這個前提與風格,我很難想像,如果是往裏面加情節,甚至是人物的話,會不會無論如何,都是破壞了這份林導精心營造的“清靜”呢?
即使是這樣一個一分為二的角色,相信對於林嘉欣老師來講,也不是什麼難事。不過她在片中的表情,還有造型,都挺單一,甚至可以說一對分身之間的區別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這應該也是林導故意為之。本來二人就算是同一人,除非早就有心靈相通,不然互換身份,進入對方的生活,還是極為容易被識破的,也就是說事先總得做些準備,但這種王子貧兒式的故事,或者說“真假公主”的戲碼,在林導心目中可能也是挺老套的,於是這種最常規的戲劇或喜劇點,也沒有了。
最後還是得來一點我的設想,兩人互換,至少一人想改變命運,但最後發現還是回歸最初的選擇,這樣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回歸”本身,只是一種想法和意念,而不是通過劇情與動作表現的話,容易顯得含糊。而且我覺得,這種宿命論未免如同本片的氛圍一樣,有點太過悲觀。還不如這麼設計:兩人互換身份之後,突然間其中一人無故失蹤了,導致的後果是,另一個沒失蹤的林嘉欣,需要兩邊跑,一邊是公司高管,另一邊是畫畫的主婦,也就相當於需要在事業與家庭中間尋求平衡。因為本來劇情給出的命題是,一個選擇了家庭,另一個選擇了事業,然後好象必須二選一,但事實上,除了最後交待之前無故失蹤的那位,實際上是兩個都不選,而選擇通常意義上的“詩與遠方”外,還有一個選擇,可能是如今更多女性所必須面對的,就是事業與家庭都得選,都得兼顧。如果是這麼弄的話,可能會讓這一對女主角的選擇,不會是那麼的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