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低分的“愤怒”


我是先看完影片再来看的豆瓣,观看完整部影片之后,个人感觉并不像评论里面说的这么一无是处。所以愤青精神致使我写下这篇影评。
电影的特效、节奏都还是可圈可点的,确实无愧于之前给予的“韩国银河护卫队”这一称号,实至名归。
全片包含的笑点、泪点都符合电影剧情的走向,人物背景的插入也是顺理成章的,没有一点突兀的感觉。那些给予差评的朋友,我只能用一句谚语形容你们了,真的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下面针对各种质疑我个人觉得,我能给予你们解答。(以下评论绝对没有贬低或者歧视的言论,完全属于个人观点。)
《胜利号》不如《流浪地球》?
请问可比性在哪?
先说特效,相比美国科幻电影的特效水准,胜利号应该也算是成功的吧!反观流浪地球,特效确实也是可以的,但是对比观影感官,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胜利号的特效制作。
然后是剧情,影片的剧情走向很有好莱坞电影的风格,中间对于人物背景的穿插也都是完全合理的,人物的升华过程很打动人心,泪点与笑点都处理的很到位,不愧是编剧主导电影的韩国,相较于国内某些改的乱七八糟的电影,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对于质疑此片有剧情老套过于传统,我只想说,咱们自己的电影想要发展成这样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如果硬要搬出本国文化这一说法,那么咱们确实可以好好坐下来论一论了,众所周知我国文化特点是集体主义在先,个人英雄主义在后,那么我想说,近几年国内的电影不也在向着个人英雄主义发展吗?国内的网文小说又有多少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拿本国文化呈现来评论,看似上升了高度,但未免有些太难看了。对于集体主义这一本国文化,我还是很喜欢的,例如今年国内的《八佰》,真的是极致的体现了这一文化内涵。(我看了4遍,但是每次观影依旧觉得内心澎湃。) 反观流浪地球,看小说的时候确实我觉得这是一部佳作,但是电影的翻拍真的只能说格局有待提高,太过于注重本国文化的宣扬,反而显得电影中有很多槽点。
要拿这两部影片做对比的话,反而胜利号剧情的延展性更强。那么有些评论又说了,合理性不行。
敢问您看的是科幻片还是写实剧情片?科幻、科幻肯定不光是只有科技,还要有幻想呀。《流浪地球》也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故事,你可能会说流浪地球对于科幻的刻画更合理,但是我要说的是,科技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就能靠想象来判定他的合理性的,古人也想象不到现在会有卫星、手机、汽车这些科技产品,他们可能也会觉得这些东西并不合理,这个是解释不清楚的。现在所谓的合理性都是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内来进行解析的,这个观点用来对科幻的好坏判定,不觉这才是不合理吗?
所以我个人感觉两部影片是没有可比性的,如果真要比,我觉得《胜利号》无疑更为出色,也希望不要上升到什么国家、政治这些高度来评论,爱不爱国是看内心,而不是不愿意承认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既然真的这么热爱,那就从正能量的方向去发展,而不是用贬低别人捧高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爱国,您说我说的对吗?
政治色彩以及电影的开放程度
看到很多评论上说的什么
电影中人种的地位体现,反应了韩国现在的国情。
南韩这么小的国家也有飞行器。
我想说能不要这么狭隘吗?电影本身就是娱乐产业,非要用这些观点来找存在感?
国外的敢拍程度国内真的比不了,看看韩国、美国这些国家拍的剧情片,那才是真的敢拿社会问题说事。
韩国的《素媛》直接拍的韩国修改宪法。美国的《为奴十二年》、《绿皮书》更是揭露种族歧视。反观咱们国家呢?
有些人肯定会说《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名义》确实是一部正能量的剧,对于敢拍的程度相较于以往确实也提升了不少,但是还是不能比较的,看看国外《纸牌屋》这类剧对于人性的刻画和政治的表达,这些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但是这确实是各国的社会形态所导致的结果,所以不要拿政治色彩来说事。咱们真的不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