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这点事儿

每次看喜欢的电视剧的时候,都会有代入感,觉得自己也进入剧中,跟主人公共尝人生悲欢。
开播之前就听说《工作狂》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周刊编辑部,女一号松方弘子是周刊的王牌编辑,因为自己也在一家周刊工作,所以还真是兴奋地期待来着。
没想到,这居然是我最没有代入感的一部电视剧。
原因很简单:见过工作狂,没见过这样极端的!松方任何时候,只要和工作冲突的事情,什么她都可以放弃,即使牺牲全部私生活也毫不在乎。跟男友很久没见面了,约会途中,她接到采访任务,二话不说掉头就走。像男人一样工作,只有工作能让她“实实在在感到自己活着”。
工作狂松方甚至觉得,没能跟男友约会,反而会松了一口气,因为不用陪他说话,可以回家直接休息,好应对明天的工作了。
可以想象,他们摇摇欲坠的恋情终于走到了尽头。面对分手的前景,松方把男友约来家中,想为他做一顿饭,好好谈谈挽回感情。结果一个工作电话,让正在超市为晚餐采购的她立刻冲到街上打出租奔赴工作而去。
其实她不是不爱他,只是每当工作与爱情有冲突的时候,都会本能的选择工作。
只要进入工作状态,就会自动屏蔽掉其他东西。热爱工作多于一切,是不是也是一种病态?电视剧的制作人表示说,“希望能引起所有工作者的共鸣”。我也是一位独立的职业女性啊,怎么就一点共鸣也没有呢?
女人当然要有工作,要有独立收入,要自食其力,但也未必要这般恶形恶状吧。
工作能有成就感,是幸福,但是只有工作能带来成就感,是悲哀。
最莫名其妙的,还要算分手时两人互致的祝福:“工作继续努力吧!”看得我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这种场合,不是应该说“希望离开我之后你更加幸福”之类的话吗?
对松方这个人物始终没有认同感。之所以从第一集追到11集,就是想看看她是否会怀疑自己的活法,工作狂的状态是否会有所改变,比如说跟速水重道扮演的帅哥编辑来一场姐弟恋之类的。结果她跟男友分手之后,更加狂热地投入工作之中,始终跟所有人都没有火花。不带这么浪费帅哥的。
她的目标是“30岁之前成为主编”。她会如愿成为主编的,毫无疑问。她是那种踏上漫漫长路,即使路边有芳草萋萋,有野花盛放,有深情关注的目光,有溪水潺潺流淌,也都能视而不见,只会甩开大步狂奔向前的女人。有时候觉得她很像《士兵突击》里的成才,剪掉了所有的枝枝蔓蔓,只剩工作这一支孤独的主干,真的会幸福吗?
松方也会怀疑,她也并不总是觉得工作是幸福的,但是自己停不下来。
不只是松方,她的同事和朋友们也都时常面对同一个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人物一:狗仔记者。同事们有点看不起他,觉得这份工作没地位没道德。他自己也一样。所以每次在底片的最前和最后几张,都要拍摄天空的画面。以此来忘掉自己的渺小和迷惘。松方陪着他当了一次狗仔队,成功偷拍到明星情侣的照片,有了如下认知:“不管别人说什么,事件、丑闻才是一个周刊的门面,追逐这些的人,才算是主角。”他工作是为了成为周刊的主角。
人物二:新近帅哥员工。把工作和私生活严格分开,跟松方完全相反。非常反感松方那种把工作视为一切的人生。他工作是为了兴趣爱好。
人物三:美女医生。认为结婚是养老保险,工作不是女人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女人要抓紧找到优秀的男性签下保证生活的合约。她工作是为了遇到愿意签下结婚契约的男性。
人物四:职场公主。几乎所有男性同事和采访对象都对她很呵护。善用女性特质,把温柔、细腻和眼泪当作最好的武器。她工作是为了享受沟通和征服别人的过程。
只有松方,她工作就是为了工作。
“天地有罗网,江湖无散人。”在这个压力沉重的社会,如果工作不能够和自己心灵深处的选择、快乐、梦想吻合,不能和生命中其它部分互相涵养,反而不断侵占挤压别的幸福空间,那就跟不停复制自己的癌细胞几无两样。即使职业生涯的是上升空间再大,也是掠夺性开发吧?
电视剧《工作狂》是根据安野梦洋子的同名漫画改编,在动漫的结尾处,松方的同事对她说了一句很是励志的话:“不留余力地工作不会吃亏,一定会在下段恋情中得到补偿的!”
这话说得像所有的励志书一样不靠谱。谁信?反正我不信。
开播之前就听说《工作狂》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周刊编辑部,女一号松方弘子是周刊的王牌编辑,因为自己也在一家周刊工作,所以还真是兴奋地期待来着。
没想到,这居然是我最没有代入感的一部电视剧。
原因很简单:见过工作狂,没见过这样极端的!松方任何时候,只要和工作冲突的事情,什么她都可以放弃,即使牺牲全部私生活也毫不在乎。跟男友很久没见面了,约会途中,她接到采访任务,二话不说掉头就走。像男人一样工作,只有工作能让她“实实在在感到自己活着”。
工作狂松方甚至觉得,没能跟男友约会,反而会松了一口气,因为不用陪他说话,可以回家直接休息,好应对明天的工作了。
可以想象,他们摇摇欲坠的恋情终于走到了尽头。面对分手的前景,松方把男友约来家中,想为他做一顿饭,好好谈谈挽回感情。结果一个工作电话,让正在超市为晚餐采购的她立刻冲到街上打出租奔赴工作而去。
其实她不是不爱他,只是每当工作与爱情有冲突的时候,都会本能的选择工作。
只要进入工作状态,就会自动屏蔽掉其他东西。热爱工作多于一切,是不是也是一种病态?电视剧的制作人表示说,“希望能引起所有工作者的共鸣”。我也是一位独立的职业女性啊,怎么就一点共鸣也没有呢?
女人当然要有工作,要有独立收入,要自食其力,但也未必要这般恶形恶状吧。
工作能有成就感,是幸福,但是只有工作能带来成就感,是悲哀。
最莫名其妙的,还要算分手时两人互致的祝福:“工作继续努力吧!”看得我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这种场合,不是应该说“希望离开我之后你更加幸福”之类的话吗?
对松方这个人物始终没有认同感。之所以从第一集追到11集,就是想看看她是否会怀疑自己的活法,工作狂的状态是否会有所改变,比如说跟速水重道扮演的帅哥编辑来一场姐弟恋之类的。结果她跟男友分手之后,更加狂热地投入工作之中,始终跟所有人都没有火花。不带这么浪费帅哥的。
她的目标是“30岁之前成为主编”。她会如愿成为主编的,毫无疑问。她是那种踏上漫漫长路,即使路边有芳草萋萋,有野花盛放,有深情关注的目光,有溪水潺潺流淌,也都能视而不见,只会甩开大步狂奔向前的女人。有时候觉得她很像《士兵突击》里的成才,剪掉了所有的枝枝蔓蔓,只剩工作这一支孤独的主干,真的会幸福吗?
松方也会怀疑,她也并不总是觉得工作是幸福的,但是自己停不下来。
不只是松方,她的同事和朋友们也都时常面对同一个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人物一:狗仔记者。同事们有点看不起他,觉得这份工作没地位没道德。他自己也一样。所以每次在底片的最前和最后几张,都要拍摄天空的画面。以此来忘掉自己的渺小和迷惘。松方陪着他当了一次狗仔队,成功偷拍到明星情侣的照片,有了如下认知:“不管别人说什么,事件、丑闻才是一个周刊的门面,追逐这些的人,才算是主角。”他工作是为了成为周刊的主角。
人物二:新近帅哥员工。把工作和私生活严格分开,跟松方完全相反。非常反感松方那种把工作视为一切的人生。他工作是为了兴趣爱好。
人物三:美女医生。认为结婚是养老保险,工作不是女人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女人要抓紧找到优秀的男性签下保证生活的合约。她工作是为了遇到愿意签下结婚契约的男性。
人物四:职场公主。几乎所有男性同事和采访对象都对她很呵护。善用女性特质,把温柔、细腻和眼泪当作最好的武器。她工作是为了享受沟通和征服别人的过程。
只有松方,她工作就是为了工作。
“天地有罗网,江湖无散人。”在这个压力沉重的社会,如果工作不能够和自己心灵深处的选择、快乐、梦想吻合,不能和生命中其它部分互相涵养,反而不断侵占挤压别的幸福空间,那就跟不停复制自己的癌细胞几无两样。即使职业生涯的是上升空间再大,也是掠夺性开发吧?
电视剧《工作狂》是根据安野梦洋子的同名漫画改编,在动漫的结尾处,松方的同事对她说了一句很是励志的话:“不留余力地工作不会吃亏,一定会在下段恋情中得到补偿的!”
这话说得像所有的励志书一样不靠谱。谁信?反正我不信。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