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的变迁

这是一部让我有真实感受的剧。黄沙满天、土里刨食的农民、拉水吃的光景、等天下雨的农民。每看到一幕总会想起来小时候在老家的生活。 第一章 移民 确实没经历过移民的阶段,但是我记得小时候我表爷来我爷家就想把自己的家从山沟里搬出来。 我表爷家在山沟里,我被带着去过几次,确实是商店、学校、诊所都很少。 我村里也不算多好,但是比较平整。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我村那边还算可以,没有那么多山路,往村中心走,学校、诊所、商店也都有。往前走是国道,去镇上也就2公里路。 但我表爷家就不同了,去镇上至少要几十里路。 五年级的时候旁边村里的娃娃都要自己骑车来我们村小念书。因为旁边村里没有五、六年级。
日子过得苦啊!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家里没有钟,夏天还好,冬天的时候雪下的白光光的,映着雪我妈辨别不了时间,有时候靠着家里的大红公鸡打鸣,有时候就靠我妈的眼睛。我记得有好几次,我凌晨三点多的时候就出门去学校了。后来我的小伙伴有时候来叫我上学,我们就一起走了。
北方的冬天是真冷啊,我的手冻的更个棒槌一样。家里没有特别多的御寒的衣服,我大妈回来的时候在老家放过一个大的羽绒服,我穿过一两次。毕竟不是自己的,也就没穿过了。直到初中高中我拥有过的羽绒服也就只有一件,那还是初一买的,后面都太小了,没法穿了。 第二章 种菇 没有真切经历过,但是听说我们那边确实一开始啥都没有。后来县里说让种苹果树,旁边公主村种了后,确实富起来了,盖了砖瓦房。后头大家就都开始种苹果了,也算是有一个营生了。不至于全都靠着小麦、玉米活了。有些头脑灵活的当起了果商,家里彻底翻身了。
第三章
学习
看着那些娃娃一个个的外出打工,白老师着急上火的模样。想起了,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村里老师在电线杆上贴“知识改变命运”的标语。直到现在村里也依然会有外出打工的娃娃,书也没念多少就打工去了。
外出打工,我记得最深刻的例子就是我小姨,当时她在读初中,初三还没毕业就自己跑出去打工了。我一直为她感到可惜,希望她能完成学业。
第四章
安土重迁
这个真的是让人感动的不行啊,那种中国人安土重迁的精神都在其中了。
这个剧的细节做的特别好,最出彩的莫过于方言了,我18岁离开家去上大学,到现在有8年了,乡音都忘的差不多了,这部剧的乡音是如此的熟悉。
西北的黄土满天,他们都用那个和我爷爷手里一样的掸子弹自己身上的土。
这不仅是宁夏西海固的故事,还是陕甘宁很多农村的故事,更是中国农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