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我老了

电影最多给7,但是拍片子不容易,现在给8过段时间再改6。
整个观影过程,在不断的跳戏和入戏中来回横跳,反反复复,直到最后当我以为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却听人说还要半个小时,只能拿出手机打开2048。
整个片子设置的戏剧冲突,最强烈的部分几乎让人感受不到,就好像一壶只能烧到99度的水,永远没有沸腾的部分。不要用“温情”和“治愈”去粉饰太平,再温柔的主题和立意,在完成剧作和电影的过程中,基本的结构是不应该被改变和忽视的。
之前没有看过易烊千玺的电影,但这部片子的感受是,和老演员搭戏能勉强接住,和女对手互相拖累。在高亚麟老师的带动下,演技可以给到7到7.5分,和女主在一起时除了无台词部分的情感流露顺畅自然,两个孩子一说台词就开始不断让人反复跳戏……
雨中戏的部分,前两句入戏即将落泪,中间尴尬到无言以对,表白时刻又勉强拉回思绪,短短几个来回让人无法适从……
片中的父母贡献了本片最高光的演技和最真实的表演,母亲角色的谨慎节俭,最本真的善意和无助,最坚强的信念和情感,父亲角色的幽默坚韧,戏谑沉稳,他们就是一对平凡生活着的父母,生养了一个患有疾病的孩子,绝望却永不放弃希望。那个坐在路口吃饭的父亲,真情实感到几乎让人无法分辨是演戏还是某个纪录片的实拍,如果你悲痛着在葬礼上哭着吃过饭,那大概能明白这是怎样的真实和厉害。
最后想说我对这部电影原本的期待,癌症患者最常体会到的是什么,是孤独,深不见底的孤独,爷爷化疗时我们几乎时时陪伴在他身边,他却喜欢在没人的时候躲在楼道里哭,那是作为一个人,没有父亲爷爷的身份,没有社会给予的职责,是最初的人宣泄自己的恐慌,痛苦和无奈。
这是无法取代的孤独,我希望电影展示的是孤独,不要害怕孤独,而是告诉每一个还在挣扎的人,生病的人没有错,存在疾病而不是自己。
拯救自己固然是好,如果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你痛苦一点委屈一点,对这个世界痛恨一点也没关系,如果命运给予了你不幸,那你讨厌它也理所应当。
我们这个社会,只教给我们要乐观,如何才能过好,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接纳悲观,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尊重自己作为人的体验,如何在无力改变的坏中尽可能坚持或者体面放弃。
而如果非要谈人物和角色的成长,大概是,恨命运千万遍,却偏生出斗智斗勇混不吝的豪气,坦然,坦荡,坦诚
作为一部爱情喜剧是可以的,更深的东西,满分的标准,还差太远。而爱情喜剧台词也略微矫情,作为高中生的妹妹也略微觉得尴尬。我们走出影院,闺蜜说也情有可原,我们高中的时候也爱那样奇奇怪怪的讲话
或许真的是我老了
所以,那就愿生活对所有的少年好一点,风霜等等再降临在身上,头顶的天空彻夜晴朗
All in the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