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暴老公葬礼上笑,被儿子嫌丢人,也不后悔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20多年前,18岁的工厂女工冯爱梅,嫁给了工厂保卫科科长老五。
说是保卫科科长,其实就是那一片的大混混,因为讲义气,经常帮人出头打架,得到了众多小弟的拥戴。
年轻的冯爱梅有一种嫁给大佬的感觉,还挺风光的。
可是,老五不仅打别人,也打她。

冯爱梅已经忘了老五第一次为什么动手了,但她始终记得老五连续扇了自己好几个大嘴巴。
她不敢相信,那双打她的手,就是牵她进洞房的手,就是为她打架的手。
冯爱梅生孩子的时候,老五进去了。三年后,老五出来了,天天喝酒,打冯爱梅更是变本加厉。
也不知道是什么狗屎运,老五做生意发达了,天天回家把钱像撒花一样,撒在冯爱梅头上。
冯爱梅自嘲:“还挺喜欢那种感觉的。”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何况老五本来就是坏男人,他又开始在外面养女人。
有一回,冯爱梅回家,看见老五跟一个年轻女人在腻歪,她转身就走。没想到老五看见她,却把她叫回来,你绝对想不到,老五居然叫冯爱梅帮他们两个做饭。
四菜一汤,这是冯爱梅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屈辱。
冯爱梅被家暴得最惨的一次,是老五觉得她对客人笑了,直接拿起一壶开水往她身上浇,冯爱梅住了一个月的院。

住院的那个月,冯爱梅不必挨打,她还挺开心的。
而且,在医院,冯爱梅遇到了一束光。
那是一个在冰淇淋厂上班的男人,在医院照顾妈妈,冯爱梅跟他聊天。
-你在哪上班?
-在冰淇淋厂。
-你们厂的冰淇淋是什么味的?
-冰淇淋味。
冯爱梅笑了,这是这几年来,冯爱梅唯一的发自内心的笑。
出院后,冰淇淋男人带来满满一个饭盒的冰淇淋给冯爱梅。
冯爱梅看见后浑身发抖,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害怕。害怕被老五看见,不知道老五会杀了那个男人,还是杀了自己。
这时,冯爱梅才发现,自己早已经丧失了爱人的能力。
后来,老五生病了,老五死了。
在老五的葬礼上,不知道为什么,冯爱梅笑了一下,然后越笑越大声,外面亲戚朋友都听到了,儿子怨恨这个妈丢人了。
冯爱梅知道自己不该笑,可是笑一下又怎么样?犯法吗?

冯爱梅一点都不后悔,因为她解脱了。
这是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里面的一个故事,叫做《她和她的房间》,讲述了一个被家暴的女人悲哀的半生。被家暴的女人就是上文中的冯爱梅,是郝蕾饰演的。
我想起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嫁到顶楼来的伊纹,她是房思琪的文学领路人,也是一年四季穿着高领毛衣的家暴受害者。
伊纹爱丈夫,所以一次一次地掩盖满身的伤痕,可在丈夫打掉孩子,差点把伊纹打死的时候,伊纹终于醒悟,选择了离婚。
那么,冯爱梅为什么不离婚?
丈夫对冯爱梅说过:“我是如来,你是孙悟空,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冯爱梅是害怕了吗?当然害怕。
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冯爱梅说的:“我只有这个家,我还能去哪儿?”
这就不得不说到这个故事的名字——《她和她的房间》。

首先,冯爱梅觉自己连一个房间也没有。
冯爱梅和老五有两套房子,一套写着老五的名字,一套写儿子的名字;而她的母亲早逝,父亲早就有了另一个家,所以冯爱梅觉得自己无处可去。
其次,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说,冯爱梅缺少的是“心房”,无法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冯爱梅缺乏安全感,这与的她原生家庭有关。冯爱梅自称小混混,再加上寥寥数语父母亲的情况,可以想象得到,她的童年缺少爱。而这直接导致了她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
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的女孩长大以后,别人对她的一点点好,就会被放大无数倍,让她无法割舍。
所以,当老五给了她一点风光的时候,她感觉自己赢得了全世界;后来,老五有钱了,她又放弃不了物质和稳定带来的安全感。
而苦苦支撑着她活下去的,也是冰淇淋味的冰淇淋带给她的一点温暖。那点点的温暖,被她放得无限大,是她在后面悲惨的日子中的一点甜。

我想起这段时间很火的56岁阿姨自驾游,阿姨一辈子围着家、老公、子女转,被糟糕的婚姻捆绑住。在把外孙带到上幼儿园后,她勇敢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可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边羡慕着这个阿姨,一边画地为牢,就像冯爱梅。
或许你注意到,冯爱梅还有儿子,为什么她不投奔儿子呢?
冯爱梅说:“我恨小健,我恨我的亲生儿子。”
从妈妈口中听出这样的话,真是让人惊讶,到底为什么呢?
有一回,冯爱梅和儿子小健吃饭,2岁的孙子不懂事,用勺子搅来搅去,搞得到处都是。小健二话不说,上去直接给自己的2岁的儿子一个大嘴巴。
冯爱梅惊呆了,她开始恨小健,因为小健跟老五简直一模一样。
家暴,不会止于暴力关系中的双方,还会延伸到下一代身上。
孩子从小就会模仿父母,来适应环境。父母的是非观、价值观、包括行为模式塑造了孩子的童年生活,也不可避免的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小健的成长过程中,他看到父亲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用拳头。在他看来,对亲人泄愤,这是一种最安全的途径,因为他们离不开自己。
家暴不仅让人丧失了爱,还毁了孩子。
是的,老五死了,冯爱梅解脱了;但是,小五来了,或许另一个冯爱梅正遭受家暴。

《听见她说》系列是女性独白短剧,全剧都是冯爱梅的内心独白。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剧有个诉说的对象,那就是冯爱梅的朋友燕子。
燕子带着墨镜,全程只能看到背影和半个侧脸,冯爱梅就是对着燕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燕子是冯爱梅的小学初中同学,不同的是,冯爱梅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燕子是个好学生,考上了大学,与同样是大学生的男友结婚,两口子都是老师,是别人眼中的知识分子家庭。
但是,冯爱梅讲述完自己被家暴的一生后,拿下了燕子的墨镜说:
“你说你眼角伤是自己撞的,你骗了谁你都骗不了我,我能想到一万种男人打女人的样子。离了吧,燕子。别跟我似的,活了一辈子,笑都不敢笑。”
也许有人会笑话冯爱梅自己不敢离,却劝别人离。但不可否认,这是她的真心话。
全剧的最后,冯爱梅离开,镜头缓慢扫过,有一个细节——根本没有燕子!
没有燕子,那冯爱梅到底跟谁讲话?
其实,燕子,就是屏幕前面,任何一个正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
只愿,没有人再是冯爱梅。
文/四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