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身为一个几乎没离开过江浙沪的南方人,第一次知道郭德纲是大学暑假时去找清华的同学谈合作项目,在学校旁的网吧里偶然发现一个相声的文件夹,打开里面都是郭德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一晃就快20年了,追过小剧场,看过商演,入过老和部队,连单口都一段不拉包括郭论和坑王,甚至近几年还去听过几次唱戏,但不得不感慨物是人非,德云社再也不是那个曾经单纯给我带来快乐的港湾了,还能一路追下去的动力可能就剩对自己青春记忆的不舍了吧
看着老郭一步步走到今天,虽然扎心但也无法苛责,用几句话简单总结,人非圣贤,识时务者为俊杰,人最终都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模样
弄这么档节目感觉更多是意识到了相声行业的危机,毕竟万事万物循环往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相声火了十几年后由于没有新作品又开始走下坡路了,老郭自从最后一次每年创作的一部新作品陷入抄袭风波后就干脆转向单口和唱戏了,而德云社此后也开始走卖人设的路线,没办法的办法
然而要让观众持续买单最终还是要有好的作品,以前没有新作品靠着老段子拼凑了混混还行,每年小剧场加商演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能养活这么多人,如今脱口秀崛起了,遍地小剧场,更在三季脱口秀大会的加持下不断走高,关键还争抢的是同一类观众群体,老郭这下真的坐不住了
其实这些内容输出者们心里都明白创作的重要性,但真的太难的,全球那么多做音乐的一年才能出几首好歌,让这些文化底蕴不够还整天花时间练基本功做商演的表演者来搞创作,真的是天方夜谭,可以看到这么多期的新作品,几乎没有一个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新包袱,都还是靠老梗和卖人设
李诞丑成那样了也能从幕后慢慢走出来升天,张云雷再帅也票价一年不如一年老粉流失难吸新粉,卖人设的路还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脱口秀靠开放麦来不断发掘新人创作新作品,相声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