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的《惊喜》

2017年开始线上播出的《不思异》系列,因其在都市中讲述波诡云谲的惊悚故事,并同时照见幽微人性,而被誉为“中国版《世界奇妙物语》”,其中,由欧丁丁导演的系列之《辞典》、《电台》、《录像》三套短剧集,豆瓣评分均在7.0及以上,成为了《不思异》的“招牌”。
这三套短剧集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之作,如《辞典》中的《未来照相机》、《电台》中的《不等价交换》、《录像》中的《眼瞳》,而且,《不思异》编剧、制作的日趋精炼、成熟,也在这三部剧集的先后放送中有非常分明的体现,使人觉得,欧丁丁导演创作故事的水准,日益精进,然而,如今看了他五年前(2015)这部12分钟短片《惊喜》,才明白,这是一个骨子里就埋好了故事天才基因的创作者。
2015年,欧丁丁导演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读书,他找了自己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几乎没花什么钱,就拍出了这一部质感已经很不错的短片。制片、演员、摄影、后期等,都是自己的同学,场地就用的同学的房间,道具也是大家凑一凑,因此,一个很清晰的事实浮现了:如果一部片子的“外观”闻不到钱的味道,这部片子成败的关键,几乎就全系于编剧。
《惊喜》在各方面都不算特别精致的情况下,果然提供了一个精彩、勇敢、性感、准确的故事。故事的梗概很简单:蕾蕾发现家中的镜子具有随心所欲穿越时空的功能,发现丈夫不堪秘密的她,决定利用这面镜子,对冷漠的丈夫进行报复。在这个故事里,我能看到《恐怖游轮》、《彗星来的那一夜》、《消失的爱人》这三部电影的影子,因为这个故事涉及到时间的反复、空间的利用,以及“人带着某种异常目的消失于一个正常的时空”。
《惊喜》是一部“精确”的短片。什么是“影片的精确”?即影片的每一秒钟都在提供信息,没有任何一秒被浪费,无论这种信息,关于时空、身份、转折,还是情感。最近几年,世界影坛最“精确”的一部作品,非奉俊昊《寄生虫》莫属,《惊喜》自然未达到这部奥斯卡最佳的高度,但不得不说,它和《寄生虫》一样——每一秒都经过了设计,同时这种设计感又被最大程度地抹去。
这种“精确”,影片开场两分钟就表现得十分饱满了——
一个女人在打电话,对方是她的闺蜜,三言两语之间,观众即可以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老公准备的巨大惊喜”、“生日”、“老公对我挺好”,然后,开门声响起。这个女人讲电话的声音有些泄气,并不兴奋、愉悦,证明她话中的“幸福”并不真实,果然,进门回到家的老公满脸“被迫营业”的冷漠和烦闷,恰好呼应这个女人低沉、飘忽的语气。这个新家不对劲的氛围由此形成。
餐桌上,女人开始讲述另一个女人从丈夫那里得到的生日惊喜,意图明显,但餐桌上的男人只顾埋头吃饭、看手机,显然,这个家庭没有爱情。突然,楼梯异响,男人猛然回头,游离的精神才似乎回到这个家中。此时,悬念已经随着观众对那声异响的强烈兴趣真正形成,而老公也就此向观众“透露”出一个核心信息——“出差”。
想一想,“出差”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中,天生便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以及操作空间,所以,影片在这两分钟的“前奏”里,已经铺好了所有不对劲的信息,我想,很难有人不想了解故事的后续。
至于后面故事出现了多么丰富的信息,以及它完成了多么精彩的多重反转,这里就不剧透,而我要说的,是这部短片的第二重“惊喜”:同性吻戏。
要在今天的国产影视中,看见真正的同性吻戏,并且不借位、不做镜头规避,可以很肯定的说,不可能(中国台湾带有小众气质的同性影视除外),但在这部《惊喜》中,可以看到无码同性吻戏。为什么?因为《惊喜》是一部拍摄制作于2015年的学生短片,那个时候,或者那个时候的学生创作,还没有严苛的审查与自我审查,因此,一部作品的元素,往往依赖于导演自由、放肆的叙事欲望。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在今天因为这样一段吻戏而兴奋,或者,我们在兴奋什么?如果可以,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因为发现这样的吻戏而欣悦,因为,它代表影视作品一直以来真正的“使命”——只要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或者存在于人类精神意识中的万事万物,影视作品都有呈现并思考它们的权利。
这段吻戏也引出《惊喜》另一个更应被关注的主题,“同妻”。“同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身份,这种身份的存在,是每一段具体婚姻的造就,同时,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造就。201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600万以上的同妻,37.6%遭受过家庭冷暴力,《惊喜》便是一部基于“同妻家庭冷暴力”的犯罪奇幻短片,而“奇幻”的标签又引出下一个思考:当我们在日常人生之外,借助外力或自身掌握了某种“有利”的超能力,那么,同妻的命运就能够改变吗?
这部短片在残酷的情节设计中给出了答案:不能。
曾被举起的刀,依然不会落下。
因为,任何不幸的婚姻、情感关系,其不幸的根源,往往是感情本身,两人之间缺乏积极而炽烈的性和精神吸引,这段关系便始终是相斥的,即使其中一方为这段关系“铲除”再多东西。
五年前,欧丁丁导演或许只是抱着“创作跨性别惊悚叙事”的心情,拍下了这部短片,然而,当这部短片在今天重新和观众见面,它的意义,也不再被局限于2015年那场仅凭热情的学生创作,至少在我看来,《惊喜》提供了令人备觉新鲜、刺激、勇敢,并拥有某种暧昧解读空间的新的影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