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江阳这样的极度浪漫主义者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节制的人,碰到了喜欢的书或者影视剧,总想要在太阳重新升起之前就把它们享用干净,最恨的是那种品尝到一半的佳肴被人收将起来的滋味。最近看《沉默的真相》,也不能说是最近,确切而言是从昨天中午开始,十二集的电视剧,又让我再度“难以节制”。
《沉默的真相》讲的是一群人为一个蒙冤而死的陌生人翻案的故事,这群人里有年轻的检察官,经验丰富的中年刑警,精明的法医或商人,尽职尽责的记者,叱咤风云的律师。为了探清真相,撕碎平静现实背后官商勾结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这群人里有的被诬陷控告身陷囹圄,有的主动放弃光明未来,有的甚至贡献生命。到最后,意气风发的年轻检察官变为佝偻病态的模样,敢言敢做的白雪警察沦为衣衫褴褛的旧城流浪汉。他们策划出一场大戏,用真实生命来表演,以亲身经历的血泪换取公众和上级部门的关注。
年轻正直怀揣理想下乡支教的大学生侯贵平,凭着一腔正义主动入局了权贵阶级在偏远小镇的性贿赂交易,为了拯救乡里遭遇性侵的女学生们去采集证据,也因此被黑色势力所谋杀。在他死之后两年,检察官江阳、刑警朱伟、法医陈明章等人开始为之而奔波,在此过程中又牵扯到无数命案,偏远城镇里的人口或失踪或死亡,无人知晓,或被盖之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世界照常运转,长夜的黑暗开始逐步蔓延,遮住整片大地。其实故事发展到最后,我认为最初的侯贵平案已经不再重要,因为那个满怀正义和浪漫理想的年轻人之死,仅仅是故事的一个起点而已,原著叫《长夜难明》,那么侯贵平案其实就是日落之后最世界初步入的黑暗。
在这些环环相扣的案件之后,江阳和朱伟所找出的一切证据都在派上用场之前被一一击破,在他们所处的黑暗背后永远有着更大的黑暗,或是高其一等的行政权力,或是诚心耍弄的计谋,又或是机缘巧合下慢了半拍的偶然败北。和江阳朱伟的决心信念一并被逐步吞噬掉的,还有某种生气。
用半天的时间刷完整部剧有一个好处,就是你能在几个小时的跨度内看到剧中人物在几年内连贯性的变化,尤其是在《沉默的真相》这种暗流涌动、时间流逝对角色影响巨大的剧本当中,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极具冲击力。前半部分的冲击力来自刑警朱伟,观众可以在穿插闪回的时间线中看到年轻时候的他:热血沸腾,一副艺高人胆大的硬汉形象,敢于和败类上级正面对刚。但在当下的时间线上,他为了完成计划必须忍耐,蓄起长发长须,衣着褴褛,始终带着帽子低着头,沉默着流窜隐蔽在旧城之中。后半部分的冲击则更加猛烈,出狱归来之后的检察官江阳已经士气全无,那种涌动而出的蓬勃生命力几乎完全不见了踪影,背负莫须有的罪名加上病情的关系,他看起来甚至比另外两位朋友更加苍老不堪。我猜没人能忍住不去回想开篇时候那个意气风发白衣翩翩的少年,跳下车来自信地拥抱属于自己笃定的光明的事业和爱情,那也是江阳,但现在这个面容沧桑病态佝偻的也是江阳。冷酷的现实在他身上留下了直白且令人心痛的印记。导演将这两条人物形象变化的线分置前后,形成回环,直击观众内心,我认为相当成功。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江阳、朱伟和老陈三人的火锅局,三位兄弟每次相聚都在火锅桌上,讨论案情或是寒暄生活,每桌火锅都像是一个节点,象征前一次为翻案而探索到的成果半路终结,或者下一次探索新思路的开启。我看很多剧评提到他们吃火锅环境的变化,从周围开阔的桌子到半边靠墙,从有窗有光的环境再到完全逼仄的角落,越来越压抑,凸显出角色身份的走向——从当初前途大好的国家公职人员一步步沦落为现在一无所有的手机维修工。
我觉得饰演江阳的白宇,实在是个很会“哭”的演员,尤其是最后一场火锅局,老陈以给孩子红包为由想要接济他,当他最终决定收下,一口说着以后一定会还,一手去摸钱包时,发现自己钱包丢了。他口中反复吐出“钱包丢了”“就搁在兜里”,声音逐渐颤抖,夹杂好几次明显的抽泣。尽管老陈和朱伟轮流安慰,钱老陈可以为他兜着,证件朱伟可以帮他安排,但是“钱包”的丢失已经抽象化为了某种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江阳的抽泣一步步转化为抬不起头的哭泣。他的头埋在黑暗的角落里,背部拱起,哭得像个完全无助的小孩,直到咳着咳着咳出血来。这么多年丢的不止是钱包,还丢了爱情、丢了家庭、丢了事业和名声。就为了这一个案子自己现在满盘皆输,作恶者仍然身居高位风光无限,无辜者仍然背负罪名不得超生,这一现状几乎宣告了江阳为首一行人的出局。
在江阳决定了用自杀的方式提前结束生命以换取舆论重视之后,有一场哭戏是他和他儿子在家,他儿子问他人没了之后去哪儿,他说天上,他儿子又问如果自己想他了要怎样才能和他说话时,他先是不知该如何作答,遂转过身去想要躲避,又被儿子追问,泪下。镜头没有拍他正面流泪的表情,他只是背着,然后上身慢慢佝偻下去,头低到看不见的地方,肩头微颤。一会儿之后,他拿毛巾擦脸,转变表情,再回过头去略带笑意地回答他儿子。全程气氛很安静,只听得到微渺抽动的呼吸声,他佝偻下去哭泣的背影似曾相识,我想到《少年的你》里周冬雨饰演的陈念以为小北被执行死刑之后,背对着镜头时也是这样哭的。他们的哭泣都很沉默,佝偻下去的肩膀都像是扛着一座大山。
很喜欢这部剧的剧情,三条线的叙事相互穿插,看似平行却又互相嵌套,侯贵平下乡支教遇害,江阳朱伟调查侯贵平之死,严良专案组调查地铁抛尸案中的江阳之死。令我感动的当然有江阳朱伟两人多年以来坚守正义不愿放手的信念,但更多的是随剧情徐徐展开之后,所窥见的整座水下冰山,以及朱伟静坐在一堆水桶之间不紧不慢对严良说出的那句“这些当然不是我一个人做的。”老陈看似明哲保身却自始至终充当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律师张超张口闭口劝说自己的学生就此放手但最终贡献出整个九宫格计划,既是知名记者也是受害者身份的张晓倩最后终于答应出庭证明,就连后来看透案件全貌的调查刑警严良都一并参与其中。就好像是你以为这是一部从头到尾的独角戏,但末了却发现大家都参与搭建了这个舞台,缺一不可,那些歪歪扭扭走过的路,似乎又没那么孤独了。
偏远的乡镇上有人受害,有人蒙冤,也许无人知晓,也许我们根本不在乎,但真正在乎的人在现实面前却渺小得叫人心碎。真正在乎的人日夜寝食难安,永无止境地申诉,于是我们看到二十七年之后被平反归来的张玉环。媒体大做文章,流泪的父母和小孩,等待多年的妻子,奔走的律师,人们观看、唏嘘落泪、或谴责讥讽,然后故事随风而逝。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真相都有被说出口的机会,不是所有的张玉环都注定能够被媒体所报道为公众所关注的。至少有的张玉环还归来了,也许还有数不清的张玉环被囚禁在监狱里奋不顾身地写着申诉状,也许有些发生在无人长夜里的罪恶本身就丧失了被知晓的可能,甚至有数不清的生命消逝被看不见的手掩上了尘埃。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历史错误独自修行,也许没有那么多戏剧化的错愕与感人故事,但他们被消耗掉的人生也同样珍贵。
人间的恶总是在发生着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里阳光灿烂着,黑暗就不存在。其实我们也无权去批判那些在真相面前懦弱着沉默着的人,因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天生就具备江阳朱伟那般的一腔孤勇,人总有觉得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吴检看重自己的饭碗,张超看重自己的爱情。而江阳,社会总是需要像江阳这样的极度浪漫主义者,他们更看重司法的公正,甘愿为它超越个人利益抛头洒血,这样时代的纱网才能把他们从洪流中筛漏出来,将他们撰写成历史书上的英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