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安魂曲 Requiem for a Dream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少会有电影真实地让我产生生理上的不适。哈内克用简单的主题简单的画面做到了。观影过程中,我几度坚持不下去,胃里翻滚着东西,几乎要呕出来。
我很想谈谈“瘾”这个东西。无论是requirement 还是满足感 还是成就感 还是瘾,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内核在其中暗涌,支配着我们躁动的心。
我很难讲,如果脱离世俗标准,瘾和成就感是否会殊途同归。
当然这种假设是不切实际的。他们都是世俗社会的产物,世俗规则是支撑起世俗社会的骨架。我们无法剥离了骨架去谈稀烂的肉。那不见得有意义,但是一定没什么结果。
话题拉近一点来谈。看一看我们触手可及的支配我们生活的事物。比如我现在敲击的电脑,比如我触手可及的电话,比如我赖以为生的网络。我想,有一些时刻,我们一定都不算陌生。比如百分之十的电量,比如不合适的充电口,比如忽快忽慢的网络,比如电梯间失去信号的几秒。再比如剩余百分之二的一瞬间抓到了充电器,电梯门打开的一瞬间满格的信号,缓冲的圆圈消失的一秒。很难讲我们不是addict.
我知道这个话题老生常谈。但是在电影缓冲的那一秒,我下意识抓起手机,看见屏幕提示“您今天使用时间达到限值”。I was totally shocked.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连一秒钟都等待不了,即使一秒钟,我也要抓起来没有使用权限的手机。屏幕上“健康使用手机”几个大字使我震撼。即使在近视度数飙升,无数次提醒自己注意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前提下,我依然无法控制自己。有时候,精神空虚,读不进去书,听不进去课,就躺在床上刷着社交软件。说真的,都是了无新意的旧东西,无非是点进去看不了几秒又退出来。可是我放不下手机。放不下iPad。放不下笔记本。直到眼睛酸痛,我会停止几十秒,揉揉太阳穴,睁开眼睛,点亮手机,go on.
我该死地对电子产品着迷。换了新手机新电脑还想换新的iPad。结果就是我耗费在电子屏幕上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无法自拔。即使现在的这一秒,仍然是。I am totally addict.
除了自我责怪和忏悔,还想聊点别的。就是影片所展现出来的 瘾 的背后成因。这点很打动我,也震撼我。片名requiem for a dream 直接揭示了addiction的背后原因——dream.
Sara 梦想上电视,那是她枯燥单调乏味生活的唯一希望。她开始变得有期望有活力有追求,可是当能力与欲望无法匹配,她开始寻求捷径,她开始贪婪,开始失控,开始堕落到深渊中去。即使堕落到深渊底层,即使被迫接受电击治疗,即使最终所有的幻觉依然,始终没变的是她对儿子对丈夫对生活的爱。addiction源于greed,可是探求到底,greed源于love,love for life. 多么荒谬,最终殊途同归。
电影中并没有交代Harry 和Marion 是如何开始接触毒品的。无论是HarryMarion 还是Tyrone,他们与传统瘾君子的形象大有不同。用卖毒品第一桶金给妈妈买礼物,用全部赎金帮兄弟,渴望实现服装设计梦想,冒着被警察抓的风险送兄弟去医院,即使在监狱里仍然第一个想着帮兄弟。可惜基调错了,一切皆空。促使他们走向这条一错再错的道路的,也是dream,更确切一点说,也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更细节一些,也是希望吃得饱穿得暖 爱的人在身边 有能力去感恩与回报。可是不是所有的美好愿景带来的crush都会让我们走上更好的道路。
生活处处都有瘾所埋下的炸弹,有时候它们伪装的如Dream一般。谨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