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他们也就是在按照本能生活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天看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时候发现上面写着,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没想到儿童年龄的范围定义是这么宽泛的。这样定义的原因大概是为了确保儿童受到应有的保护,来自父母的保护,来自国家的保护。
电影里的赞恩不知道自己的确切年龄,但是身为一个儿童的他却无法接受教育,无法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小小年纪就只能被迫打工,养活弟弟妹妹。甚至最后被那个被托付给他的小孩,他也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个小孩活下去。他的遭遇让人感到非常的窒息。他不是个例,这样一想有更多的孩子都在过着这样的生活。我在网上看到相关报道,截至2016年,黎巴嫩所接收的叙利亚难民已近100万,其中近半数为儿童。正如电影里一样,赞恩还在市场里遇到了和他一样在讨生活的小女孩。
赞恩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小孩。他的生存能力异常的强。逃离家之后首先知道去找一份工作,可以与一个成年人做交易。带小孩的时候,在破烂的临时房屋里还能拿镜子反光带着小孩看动画片。当偷渡妈妈消失之后还能去给小孩搞到奶粉,奶瓶,用滑板拖着小孩出门。实在没有食物的时候用糖水养活小孩。在别人说他们身上发臭的时候还能带小孩去洗车场洗澡。特别是用滑板拖着小孩穿梭在各个街区里倒卖快乐水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捏一把汗。因为你不知道这些瘾君子们的下限在哪里,不知道他们能做出什么,两个儿童就这样孤立无援的干着这种讨生活的事情。我开玩笑的觉得,如果那个临时房屋没有被毁掉,那么凭借赞恩的智慧,也许他可以把那个小孩养大。但是这种聪明让人觉得很可笑,因为他本不该承受这些。
赞恩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强大的生存技能,而是他的觉醒,他意识到造成他们家如此生活窘境的原因是他的父母,是他父母无节制的生育。而且他有反抗的意识,反对父母把妹妹卖了,向电视台抗议,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被告上法庭的父母没有觉得他们做错了什么,赞恩的母亲说她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她也是很小就结了婚开始了这样的生活。对于赞恩的父母而言他们从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觉得自己也是被迫的。女儿被当做商品卖掉,儿子拿来做苦力,母亲继续生育小孩把奶孩子带大,然后继续循环。电影里的父亲不知道有没有干活赚钱,只是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躺在沙发上的。
黎巴嫩接收了大量的叙利亚难民,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难民,他们的基建承载不了那么多的难民。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工作岗位都无法满足当地的人口需求。赞恩的父母会觉得这是他们的错么,甚至你也无法完全而干脆的认为这就是他父母的错。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错,是战乱使他们沦为难民。对于他的父母来说他们只是在本能的活着,本能的生,本能的用糖水养大,男孩就去干苦力,女孩就被卖掉,如果能在监狱里开辟一条卖快乐水的路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他们觉得那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不觉得有问题,或者不能觉得有问题。那个娶了12岁小女孩为期的杂货铺老板也不会觉得他有错,赞恩的母亲也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自己也是在那样的年纪出嫁的。也许有无数的小孩像赞恩一样,他们没能接受教育,他们也只是被迫成为童工,并没有什么选择,而那就是他们的生活。就光是活着就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