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回安全感
2012年12月16日晚上,印度德里发生的骇人听闻的黑公交轮奸案,是电视剧[德里罪案]的故事原型。受害女大学生不仅遭受了性侵,还被虐待致重伤,在医院经历十三天的痛苦治疗后去世。
整个印度社会被激怒,恐慌蔓延。人们走上街头谴责暴行,控诉警察和政府无能。
剧集抓住这种恐慌情绪,把抓捕凶手的过程拍成了一场争分夺秒挽回国民安全感和信任的战争,焦点放在了恪尽职守的德里南区副警处长和她的下属身上。德里的警察系统,警力不足、预算拮据、警员懒散等问题严重,副警处长不得不在非常时刻动用非常手段。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刑事犯罪,惨绝人寰的程度令所有人大为震惊和不安。副警处长正在劝女儿不要出国读书,告诉她德里正在变好,却在此时发生了如此恐怖的黑公交轮奸案。
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凶手,不仅是警察给公众的交代,也是渴望女儿留在印度的母亲的承诺——向她证明印度仍是安全的。然而案件的发生,已经宣告了她的失败,她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弥补女儿的失望。
接到下属汇报案件的电话时,已是深夜,副警处长备感不安——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深夜向她通报案件的情况。她立刻起床,赶到医院,才发现事情的严重程度超乎想象,于是立刻打电话把手下的人全部召集到医院,连夜展开调查行动。
她不敢回家面对女儿,罪案发生的当晚她才和女儿打赌,德里和国外一样安全。突然间,这里就成了地狱。她必须尽快抓住凶手,不能让此案像其他强奸案那样,最终不了了之。
[德里罪案]的故事既肯定了警察在此案中的作为,也婉转指出了印度官僚系统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失职问题。婉转在于剧中角色都被赋予了无可奈何的处境,他们在强大的官僚系统里,心有余力不足,养成消极懈怠的习惯,渐渐同化为腐朽的帮凶。
第一集的片头即把治安问题的矛头指向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德里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人流攒动,字幕提示这座城市每年发生11000起恶性案件,本已不足的警力却还要抽调一些出来保护大人物。
两名赤裸的受害者在高架桥下的沟渠里被发现,警察把他们从围观的人群里抬出。接下来的剧情并没有直接从警察开始调查展开,而是用相对大的篇幅呈现了罪案发生当天,副警处长及其下属们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别处心裁的地方是,剧集既没有把警察作为充满正义光环的群体来刻画,也没有把他们视为治安问题的罪魁祸首。相反,它努力赋予警察底层色彩——置身于印度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的底层。
镜头最先把我们带到普通警察的家中,一个类似贫民窟的地方,上了年纪的警察坐在地上吃早餐,妻子带病干活;由于警力不足,他已连续很多天值班,连给妻子买药也只能在工作的时间里完成,遭到上司一顿骂。
便衣警察、刚入职的女警、队长、局长、副警处长相继出场,警察系统内的弊病一目了然:前线警察超负荷工作,状态消沉;警局预算不够,电费都快交不出;大部分警察工作消极,罔顾专业性。
副警处长和刚入职的女警是警察系统内的正面人物,尽职尽责。副警处长愤怒于下属的失职,但也没有能力力挽狂澜;她的女儿对德里的生存环境感到失望,一心想去国外读大学。刚入职的女警尊崇副警处长,希望成为她那样的警察。但从下往上,德里警察系统内部弥漫着消极、无奈、失望、愤怒的情绪,怀抱有所作为的希望成为一种理想主义。
惨无人道的暴行敲响了社会治安的警钟,副警处长不得不亲自督办案件,留宿警局,直到凶手全部归案。否则,此案可能会因为迟迟破不了而引起更大风波,更有可能最后会不了了之。
从大的层面来说,副警处长要把社会的安全和民众的信任重新夺回到警察手中;从小的方面来说,她不希望女儿对德里感到失望和恐惧,并因此离开印度,离开自己。
调查和抓捕工作动员了副警处长手中所有力量,政府高层、媒体和民众都在给他们施压。低效运转的警察系统,一夜之间高效运转起来,兵分几路,日夜加班,拿出以前从未有过的严谨状态投入到调查中。
伴着他们调查的脚步,镜头渗透到印度社会的肌理——民众的思想和生存环境,同警察和政府的关系,印度政治体制的生态等。所有参与调查的警察,在首次出场时都特别注明了他们的从警年限。这数字最开始能给人一种专业的信任。信任能持续多久多强,关键还是看他们的作为。否则,数字只是数字。
剧集营造了一个颇为中立的舆论场,警察是其中的焦点,但不是理所应当被指责的唯一对象。副警处长和刚入职的女警以及一位干练的女警等,是相对理想化的人物,在关键时刻,扭转警察在民众心中无能的印象,但期待理想人物的出现并不能改变印度社会的弊病。这弊病正是副警处长想要改变的,是受害者和民众所痛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