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自我证明之路确实不好走!

这几年,瑜老板频繁上综艺,各种类型,看得出来相当比重是奔着推广京剧去的,我也算是被好奇了的一个。
之前就估计瑜老板会做京剧类的综艺,真人秀也好,选秀也好,能将京剧介绍给更多人。她的那句,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我听进去了,所以一直在等她的节目。说不上拭目以待的期盼,更多的是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的关注。
这几天突然在爱奇艺发现了这个,竟已然快播完了,看来节目的推广和播出后的反响不是很好。
毫不犹豫的打开开始看。
看第一集,我就像一个对新知识充满好奇的小学生,搬着板凳坐在讲台前。虽然很多名词根本不懂,但丝毫没有减低我的兴趣。
看第二集,第三集,基本仍旧保持热情
但第四集自觉开始频繁走神儿了.....
我自己的原因:
1、环境变化导致容易分神;
2、连续看,不懂的领域容易疲劳;
3、对京剧只是好奇,并没有那么大热情。
节目可能的原因:
1、起码目前看的前几集形式单一,说好听算脱口秀,说不好听像上课,虽然瑜老师的讲课风格已经足够有趣和接地气了;
2、节目过程中虽然也有笑点,也有特别惊艳的时刻,比如行头,扮相。但整体上还是缺乏目前电视综艺节目必有的那些受欢迎的元素,具体是啥元素,咱不专业,不瞎拽;
3、除了瑜老板的粉丝追,我自认为这节目应该是给小白看的,已经喜欢京剧的人应该不是主打受众。但对于小白来说,可能还是有些难了,也许是因为京剧本身就难?
整体感觉似乎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式来推广京剧。想起郭德纲说的,相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差不多快活不下去了。京剧虽不至于,但底层逻辑有点苦命相连。
以前想过一个办法,纯属胡说,可能梨园行家们也肯定想到过,就是用新ip改京剧。随便说,古装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琅琊榜。现代如白日追凶,亮剑。好不好的,起码认知度高。建国初期有样板戏,我扫过几个,真的相对好接受些。保不齐是个方向,至于为什么没试过,我就不知道了。或许试过没成功,我就不了解了。
相声暂时的翻红,有些道理真的可以借鉴。先别管什么高雅不高雅,经典不经典,规矩不规矩的。先把受众拉回来再说。戏虐的说,也是刚学的知识点,京剧的不景气也许和粉戏失传或不能演有关,哈哈,这纯属开玩笑了。
路不太好走,也许做什么都没用,或者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坚持住,说不定观众就回来了。现在的90后00后,其实对老祖宗的东西比前几代人都感兴趣。也许只是时机未到。
这节目还会看下去,到时候如果有改观再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