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讲存在的电影。关注“善或恶”的人怕是没有看到重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否定和压抑好像可以给人存在感,但是不要从压抑中找存在,邪恶感好像也可以给人存在感,可是那对自身也许是更加的压抑,也许阳光明媚的天气下,人和人的自然相处连接,那个是存在的感觉
杀人前需要找一个理由,那个理由是和人之间的连接,那种连接找不到的时候,电影角色就会去激怒对方,或者找一个看起来不是excuse的excuse,还让他完成下一步感受,可是那个感受会更加的让他压抑,也许他只有从这个模式里出来,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就像末尾小孩帮助他,他感谢了小孩那样,两个人之间自然的联系连接,不再无所依。
而老警长好像也无所依,在巨大的邪恶面临前,工作的身份也许给了他一个存在的理由,或许当初他也是为了寻找理由,而选了警察的身份,他敏锐的感觉到了,影片另一个主角需要帮助(影片另一个人也被说自己不需要帮助,可是他在电影开头帮助了别人,同时他还在意他的妻子)但是他的影片末尾,他的父亲好像给了他引领,他却醒来了,就是无法达到,可也许一方面,那个引领的东西不一定存在他的父亲骑着马却不说话,低着头到前面等他,那也许是他的依靠。所以在影片末尾,他的父亲告诉他,即使当年射伤他的人出狱了,他也不会有什么感觉。而他的儿子却放不下,也许老警长自己把这种罪恶的洗清当做了他的依靠,但其实他的父亲也告诉他他能做的有限。事情本身就是这样,可是老警长还是放不下,他放不下的,也许就是影片末尾,他的梦里,他的父亲不和他说话,也许小时候,他的父亲多和他说说话,就好了。或者他和他的父亲后来多说说话就好了,老警长去找了他的父亲,可是看起来他俩沟通并不多(因为他不知道他父亲喝咖啡的习惯),或者他的父亲因为是警长,也比较tough,和儿子沟通的时候,直来直去居多,否定批评居多(因为他的父亲对自己也挺狠的,影片中父亲养了很多只猫,说明父亲孤独,影片中父亲的居住环境也不是很好好像,同时,儿子说到了那句咖啡都那样了,还喝)他的父亲这时也体现出了,也不是很有所依。
老警长他与父亲的关系的一些困难,给了他一种无所依的感觉,末尾的时候,身份的卸去(要去完成本来就不一定能完美的完完全全完成的事情给他带来的无力感),也让他回到或者提醒了他还在这个状态,所以他要和妻子骑马,或者帮做家务,意图这样有所依,然后讲了他的退休后的那个梦。
所以,也许粗暴的给一个囊括总结,善和恶都是工具,都不能给人所依,善和恶,本身不是内容,而真正的内容才是所依,或者不用“依”这个词,而这个内容是什么,也许可以看到父亲如果当年对了话,不再自己默默往前走,就是一种内容。
想到哪写到哪了,没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