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查看话题 >《太阳照常升起》:我是贵族我怕谁

一
《太阳》之所以难懂,和姜文与众不同的历史观有关。那段很多人不堪回首的岁月,在姜文眼里只是一段青春而浪漫的记忆。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了解一下导演本人的出身应该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姜文是在部队里长大的,这个出身在那个年代拥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当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忙着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时候,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上军装,成为“最可爱的人”;当同龄人都在北大荒、新疆建设兵团里修理地球的时候,他们能够在北京的大街上四处游荡,去老莫餐厅吃饭,看内部电影,还可以为了追女孩大打出手;当文革结束,别人都为了一个返城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们又早早辞去公职开始下海经商,当上了“倒爷”。
当紫禁城里的皇亲国戚被打倒之后,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红色贵族”。我们可以在北京的文艺圈里数出一长串名单:姜文、冯小刚、王朔、叶京、叶大鹰、以及陈凯歌大导演的前妻洪晃……大院里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普通人当然不得而知,人们只能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我的非正常生活》等等带有自传性质的影视和文学作品里,窥探个大概。
很显然,姜文绝不会像阿城写《棋王》那样去拍一部关于“饥饿”的电影,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在姜文眼里,六十年代最大的痛苦只是不能再公开地摸女人的屁股了,但对于常人而言,则是怎样才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
这就是贵族和平民的差异。
二
特殊的环境,让高干子弟对女性和其它男性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太阳照常升起》 中也表露无疑。
性,或者说男女关系,是《太阳》的另一大主题。片中的三个女人正代表了男人心目中三种女性的形象:母亲、妻子与情人。
通过母亲(周韵)的叙述,我们得知房祖名那从未露面的父亲是位战斗英雄,他只消站到女孩面前直接而简单地表达出“我看上你了”,这个全校最漂亮的女孩马上就毫无招架之力,甚至在他死去之后,还会带着腹中的遗孤从大城市来到丈夫出生的小山村生活一辈子,每天去楼顶上吟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确,昔人早已离去了,短暂的婚姻只留下一个孩子和一堆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上面写满了爱人的名字:“阿辽莎……”。如果说鱼鞋作为一种性的隐喻,反映了母亲长久以来的性压抑,那么鱼鞋的得而复失,正象征了母亲那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性爱。
林老师(姜文)和妻子(孔维)的关系中也有相似的地方。只要男人写一封信,一个出身南洋、长在上海洋房里的华侨女孩立刻就不远万里来到大西北与他结婚。男人甚至在电影直截了当地对妻子说:“我可以把鞋搞大,也可以把你的肚子搞大。”(想到现实生活中,姜文也正是如此身体力行,真的把女主角的肚子搞大了。)婚后,男人可以与学校里风骚的女医生毫无顾忌地调情,但当妻子因为受不了冷落而红杏出墙,他立刻就端起象征男人权威的猎枪,对准奸夫的头冷冷地警告:“你这样做是要出人命的!”
陈冲扮演的校医则是另一种女性的代表。她风情万种,热情似火,而且来者不拒,既可以狂热地爱慕着梁老师(黄秋生),也毫不拒绝与姜文眉来眼去。她作为“情人”的代表,和周韵代表的“母亲”、孔维代表的“妻子”,共同组成了男性心目中一个完美的女性整体。
应该说,《太阳》一片充分体现了姜文作为男性代言人对女性的话语权:男性需要的女性是三位一体的,他们既需要一个好母亲来为自己生儿育女,并且从一而终,又需要一个可以用来征服,并且能够崇拜和仰慕自己的妻子,最好还拥有一个情人来调剂日常乏味的生活。
三
接下来谈谈影片中三位男性。
黄秋生――情人,会弹琴唱歌,有情趣,平时喜欢扎在女人堆里,偷偷摸女人屁股,结果在一个禁欲的年代里感到十分压抑,觉得了无生趣,于是用一根长长的枪带结束了生命。
房祖名――儿子,年轻有活力,单纯且幼稚,有恋母情结,喜欢年长、优雅而有风韵的成熟女人,因为勾引了别人的老婆(其实是因为挑战了男性社会的道德标准,而被更强有力的同性宣判了死刑),其结果仍然是死亡。
姜文――丈夫和父亲(尽管电影中他和孔维并没有孩子,但他带着农村小孩打猎的一段,体现了他作为父亲的一面,即父亲是孩子们追逐和崇拜的对象),孔武有力,大男子主义,对妻子的占有大于对她的爱,对情人也不拒绝逢场作戏。他是男性权力社会中道德准则的维护者和执行者。
影片从各种角度展现了林老师(姜文)弹无虚发,每发必中的高超枪法。猎枪,在此成为父权和夫权的绝对象征,它不仅暗示了男性强大的性能力,也成为对更弱势的同性以及小辈们炫耀武力的手段。正是这种强大的男性的力量,让他成为三个男人中活得最久的那一位。
是的,姜文导演一直是个很牛的人,很强势,这几乎已经成为他一种固定的形象而被媒体定格。
诚然,他是优秀的,他的演技与导演水平可以进入中国一流演员与一流导演的行列。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牛”和“拽”除了才华本身,还源自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优越感,一种对女性和弱势同性的优越感,一种贵族对于平民的优越感。
于200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