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A班 从现在起全员人质 全剧剧评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说实话 这个剧真的要看完才行
我看到前一半的时候刚刚好到午睡的时间 真的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放弃了:打开豆瓣点了三星 看到“真的中二”的评论点了个赞(现在巨后悔没办法取消…)
还好中途吃了个🍏清醒了一下 大概到“第二幕”的时候 矛头指向老师的时候 我改成了四星 然后在最后一集改成了五星
在我这里五星≠满分(毕竟我本来就不是很喜欢虚构作品这个大类 所以就没遇到什么满分作品)只要优点足~够~突出 而缺点不致命就OK了
欲扬先抑 先说我眼中的不足
1. 前几集太~模~式~化了 套路有倒是没关系 但是让人连续猜到好几次就无聊了 特别是最后一环还是长篇大论的说教 真的让我想起了柯南中洗心革面的犯人 嘴炮这种东西放在开篇真的累赘 听到第二次就想直接关电脑 嘴上说着はいはい 心里念着またかよー 就是我本人
2. 作为女性 真的要吐槽这个剧太男权了 (女导演在男编剧面前的变通权只剩镜头表现力也是让人…不知道应不应该夸这个编剧有能力) 最看不过的一点就是 有自发能动性的核心角色清一色全都是男的 我可算是有点无语了 女性是要被男老师/父亲/男警察/男朋友/男同学所保护/欺凌/启发的………这一点我真的觉得编剧太刻意又太不刻意了 叹气
3. 确实该被吐槽过于中二热血 翻了翻编剧武藤将吾的前作…热血高校……也难怪[Facepalm]我也觉得感情太过用力了 爆发的点太多了 凡事多了就显得反而有点廉价 特别是还跟这部剧略显沉重的基调对冲 没有很好的融合发展成一种悲壮壮丽感
4. 我觉得导演的水平………怎么说 很重要的视点镜头处理得……不是特别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特别是这部剧的观众=剧中被批判的网友 本来也是电视剧的一部分 但是在卷入观众这一点我觉得从表现方法上应该有更多的可能 然后本来这部剧的感情就很充沛 但是画面太单调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或者是我太困了lol)
5. 作为推理悬疑肯定是有bug的 但我觉得还好 不是大问题 我顺着情节走是可以的
即便是这样 我还是多给了2星是因为
1. 剧情确实给了我惊喜 后面一半的展开我确实没猜到也猜不到 特别是怀疑对象从学生到老师到主人公再到我 这个接二连三的反转真的太漂亮了 佩服得献上膝盖 能把故事讲到社交媒体的旁观用户这个层面是真的做的漂亮(虽然是男编剧但是厉害的编剧不分男女 笑)
2. 作为观众的我 确实被最后感人肺腑的说教骂到从床上爬起来好好坐着听讲 (笑)我是认同这个故事想要传递的价值观的 作为一个不遭受性别地域国籍人种歧视反而会怀疑世界怎么会突然这么美好的观众 在我看来 台词和剧情是有真实感的 细节是下了功夫的 以至于有的情节我能毫无违和感的套用在自己身上并正确猜到接下来的对白 另外有加分的是 这部剧其实是容得下人性的自私和丑恶的 容得下犯错的 虽然只要你改过自新(而且这个只适用于配角 主角男团都挺白纸的 而且还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受害者 ww 又开始批判了 收住)可能是因为我有在默默期望自己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人吧ww 虽然被中伤这种事几乎是只能靠自己提高无视和消化负面情绪能力的死结
3. 我觉得这个故事有被刻意处理成略带戏剧感的效果 比如开篇的交响乐 整齐划一的广播体操 还有三番五次出现的铁甲超人(?)当然还有激动肺腑的深情告白 所以我并不介意它被拍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英雄故事 而且我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处理手法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可能太过于现实了 作为一个商业作品 不能也不应该让它变得过于残酷
比如全篇其实是靠恶行来治恶行的无奈之举 破釜沉舟(终于不是日剧常见的死脑筋程序正义了)
比如这个故事本身的复杂性(对于不动脑子只想娱乐的观者而言 近似的还原了一个热点谈资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比如这一连串的“壮举”其实最后也只敲醒了几个学生 而石沉大海 (学生们还只能将感谢藏在心里)
比如把成长处理成了一种难耐的煎熬 (尤其是女主只能咬着牙含着泪目睹了这个悲壮的举动 自责后悔难过而又无能为力) 包括暴力表现出了成长成负责任的人这件事所带来的难以避免也不应该逃避的苦楚
4.还有戴眼镜不戴眼镜 讲真话不讲真话的设定 启发式的点拨教学片段 以牙还牙的假视频“回礼” 片尾提了一嘴的作为受害者的“坚强的活下去”(虽然最后一集的最后十分钟emmmm我不是很喜欢)之类
总之 故事是个浪漫又爽快的英雄故事 就是有点可惜没处理好
(小声逼逼:菅田将晖真好看 嘻嘻)